EN
0501中国语言文学+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2021年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中文学科具有深厚的传统,在现代中文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这一传统一度中断。1985年清华中文系恢复建制。1998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设立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至此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八个二级学科全部建齐。2020年汉语言文学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设点名单。本学科也是清华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专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清华中文学科全面继承了上个世纪原清华中文系的传统,又体现出当代学术特色,已成为中文学科领域一支重要的学术力量。

(二)学科建设情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流动站,下设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8个二级学科,学科布局完整,研究特色鲜明。

1.语言类学科

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设两个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着眼于语言学理论、计算语言学和神经网络语言等研究。汉语言文字学下设文字学和汉语史两个研究方向,文字学主要着眼于先秦两汉文字的研究,汉语史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法史和词汇史。

2.文学类学科

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三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主要培养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培养方向为古典文学与艺术文献整理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培养方向包括现代思想史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献与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诗学。

3.跨语言、跨文化学科群

包括“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三个二级学科。文艺学主要培养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主要培养方向东亚近现代文学与文化小说叙事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主要培养方向为汉藏梵佛教语文学,藏学,西域语文文化研究。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情况

本学科自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独立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培养硕士300多人,博士100多人。2021年在读博士研究生116人,硕士研究生58人。

自2017年起,博士生招生实施“申请-审核”制,博士生招生录取工作均在每年9月完成。博士生招生坚持公平、公正、科学、有效的原则,发挥导师和专家组在招生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建立了在专家组对申请人进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集体决议的制度。对于进入复试环节的学生,在完成资格审查之后,参加复试综合考试,择优录取。

国内硕士生的招生录取分为推荐免试与统考招生两条途径。对于推荐免试入学的学生,通过综合面试优中选优。参加统考的学生,达到规定分数线以上的学生获得复试资格,在复试时通过笔试与面试综合考核,择优录取。

2021年60%的博士毕业生就业于高等教育单位,其他就业方向为科研设计单位、国有和民营企业、中初级教育单位。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现有在职教师30余名。其中教授占在职教师总数约60%,博士生导师占55%;副教授占在职教师25%;助理教授占15%。在职教师中,26~35岁占13%;36~45岁占29%;46~59岁占34%;60岁以上占2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在职教师总数92%。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政育人工作

(一)思政育人队伍建设

本学科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育人工作,不断深化思政育人改革,将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齐头并进。继承和创新“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由教研一线教师党员和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双肩挑辅导员,培养了大批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曾获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肯定。

抓住建党百年、建校110周年等重要契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通过举办专场报告、经典研读、主题征文、系列展览等方式,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学生党建中心,成功申报学校党建工作特色课题项目支持。初步完成《人文学院党员发展工作手册》编制工作,面向党支书、支委、发展对象开展培训130余人次。20202021年,中文系党支部有15名研究生提交入党申请,2021年发展研究生党员9名。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把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教学工作总体规划,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体系,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

依托中文学科的特点,提升文化自信。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清华简”的整理工作。清华简多为经史类佚书,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本学科将清华简最新研究进展融入古代文明相关课程,同时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吸收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等方式,揭示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崇仰之情,为献身学术、科研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坚持用特色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为育人理念,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引导学生养成高远的目标,笃实勤奋的学风,求真创新的精神。同时打造特色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三)学风建设情况

本学科历来重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为此专门开设了增强学术与职业素养的课程“中文专业素质与学术规范”,旨在使研究生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养成基本的学术道德。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学术规范意识之外,对于违反学术规范,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严格按照学校相关制度处理。

(四)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发挥本学科人才优势,自觉承担文化传承与传播工作。借助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语言学研究中心、古典文献研究中心、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在发挥智库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引领学术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围绕民族团结、国家认同、宗教事务等重要问题建言献策,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入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展学术普及工作,促进文艺繁荣。

(五)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在管理服务方面,清华大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保障制度,如《清华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办法》《清华大学学生服务消过实施办法》《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清华大学在校学生婚育管理办法》《清华大学研究生突发性困难补助管理办法》等。这一系列规定与全覆盖的奖助体系相结合,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研究当中,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和有力的保障。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本学科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以文为主,文理结合”式教育,加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工作,科学确定体现一级学科特点的本学科基础课程。根据学科与专业特点,设置与博士、硕士学位相应的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初步形成了具有清华中文自身特色的博士、硕士教育课程体系。博士教育形成了以公共必修课、必修环节和专业课程为骨干的课程体系,涵盖了语言学、文学史、思想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语文学和文献学等领域近50门主要专业课程。硕士教育形成了以公共必修课、必修环节、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为骨干的课程体系,硕士生可选专业课程、选修课程70多门。目前拥有校级精品课程8门。

(二)导师选拔培训

严格选拔导师,以宁缺毋滥的态度,把好进口关。按照清华大学对文科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用人要求,本学科在录用和调入教师时,一直强调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其学术水准处于本专业世界和全国前沿,既严格考察学术水平,也严格考察师德师风。

实行严格的教学上岗培训和导师上岗培训制度。刚录用的青年教师、新调入教师必须完成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安排的全部培训课程、考核合格,以期在上岗前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课堂把控能力和沟通能力。对新任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每年秋季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培训,采用研修班交流会形式,提升新任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业的业务能力。

(三)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情况

本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培养博士生是导师的首要职责。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博士研究生学习及业务工作外,还要关注所指导研究生的个人成长、人格养成,掌握所指导研究生的思想动态,为博士生全面成长提供支持,引导研究生养成恪守学术道德的品格,促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不宜继续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指导硕士生制定培养计划,督促其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必修环节,确定论文选题,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

(四)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本学科历来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融入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引进、日常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针对国内外形势发展新的特点和矛盾,明确教师在价值塑造、理念引领、文化创新等方面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师生交流、爱心捐赠、帮扶贫困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研究生导师时刻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起榜样带动作用,涌现出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代表。

(五)学术训练情况

1.博士生的主要培养环节与要求

1)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2)资格考试。博士生修完学位课程后,须通过学位课程的资格考试。考试内容根据本专业博士生所应具备的学科知识(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确定,重点考核博士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问题意识、知识结构、文献掌握范围与思考能力。

3)文献阅读和选题报告。博士生通过资格考试后,应在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撰写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由以导师为主的审核小组评审,并公开进行。跨学科的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4)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不少于30次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由本专业举办的或相关专业举办的前沿学术讲座至少参加1次所在学科领域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博士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按照《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执行。

5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和最终学术报告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二级学科应组织考查小组(3~5名教师组成)对博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在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至迟于正式答辩前三个月进行论文工作总结报告,要求5名以上博士指导资格的同行专家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意见。交叉学科的论文工作的总结报告应聘请相关学科至少两位专家参加。

6)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在通过最终学术报告后,博士生至少于申请答辩前8周向学院教学办提交论文送审申请。形式审查合格的论文由3-5名校内外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必须有不少于3位评阅人意见,其中须有1份隐名评审意见。加强开题、中期检查及预答辩等培养环节,对不合格的同学进行分流。

2.硕士生的主要培养环节与要求

1)制订培养计划。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根据专业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2)选题报告和中期审查。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并撰写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选题报告会由各专业(二级学科)组织实施,重点审查学生所提交选题报告的学术含量及可操作性,并对其占有资料、研究思路、拟解决问题等提供可行性建议。选题报告约6个月后进行中期审查。

3)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每个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会议、学术报告或讲座,并向导师提交书面报告。

4)硕士生提出答辩申请的硕士论文,必须有不少于3位评阅人意见。加强开题、中期检查及预答辩等培养环节,对不合格的同学进行分流。

(六)学术交流情况

本学科为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进行学术交流的多种途径。除了公派留学途径之外,还利用校际交流学习平台,为研究生赴海外相关大学交流学习提供机会。2021年有多位博士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1年本学科点接受硕士留学生6人,在读硕士留学生28人,在读博士留学生10人。

(七)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本学科历来重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开设专门课程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学术规范意识,另一方面对于违反学术规范,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严格按照学校相关办法处理。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建立了一套倡导严谨学风、严格学术规范、防范学术不端的规章制度。研究生入学之初即有专门的学术规范教育,同时签订“清华大学研究生遵守管理规定与学术规范承诺书”,承诺“加强学术自律,严守学术诚信”。《清华大学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明确将“学术不端、违反学习纪律”规定为违纪情形,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分。《清华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是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的指导文件,对学术不端行为涉及的主体,学术不端举报的受理、调查、认定、处理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其他相关制度还包括《清华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中若干情况的处理办法》《清华大学已授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及结果处理办法》等。

(八)研究生奖助情况

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从国家、学校到院系建立了完善的奖助体系。基本奖助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由学校统筹各类资源,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同时由学校、院系共同创造条件向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提供研究助理、教学助理和管理助理岗位。此外,未来学者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助困应急体系等都为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有优质的生源基础,在教师团队的精心培养下,在校生总体学习成果良好。

本学科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扎实的学风,在校生学术研究成绩较为突出,涌现了不少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20212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本学科1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硕士毕业生,1人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有多人在国内外竞赛获奖

本学科的毕业生学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工作作风踏实认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些毕业生获得了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中央党校名师工程等荣誉称号。

(二)教师队伍建设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自1985年恢复建制以来,一直坚持小而精的学科建设思路,人员规模不大,但教师队伍精干,名师众多,在学术研究、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出色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职教师人数自1985年以来首次超过30名,队伍有所壮大,队伍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分布更趋合理,逐步形成富有潜力的学术梯队。

(三)科学研究及研究生科研状况

20202021年本学科教师共承担各类项目资助20多项,充实了学科研究经费。2021年中文系教师出版各类专著十余种,一批代表性的创新成果引起较大社会反响。本学科群在读研究生科研成果突出,详见本报告“人才培养”部分。

(四)传承创新文化

结合学科特色,践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理念,自觉担当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古文字学、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佛教语文学等方面,通过开设课程、举办会议、讲座,推广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确保相关学科后继有人。汉语言文字学方向以“清华简”为核心系统开展古文字及相关领域研究,研究成果居于国际领先地位。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等八个部门启动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创新转化成果,服务时代需求,提升中华文化价值引领力。古代文学方向通过经典文本研究,推动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出版大陆第一家数字人文学术刊物《数字人文》,创办数字人文门户网站,开设《数字人文》课程,探索和创新人文研究范式。

(五)产学研合作情况

从硕士、博士生目标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入手,探索本学科产学研合作的特色办法。在课程设置上,侧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社会实践作为博士生教学的必修环节。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丰富的实践教育基地资源,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研究生到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参加社会实践。与地方高校、中等学校、其他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机制,为研究生提供实践教育的机会。组织研究生参与教师承接的各类课题以及政府、企业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科研带动产学合作教育。

(六)服务国家战略

围绕民族团结、国家认同、宗教事务、基层教育、文学艺术繁荣等重要问题建言献策,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入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学科继承和发扬陈寅恪先生开创的西域语文学传统,开设多门西域研究课程,培养了一批致力于西域语言文献方向的研究生,确保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冷门绝学后继有人。

(七)国际合作交流

本学科多数教师有海外学习、工作或合作研究的经历,与海内外学界有广泛联系和交流。近年来,本学科多次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中外思想交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二级学科积极推动国内外学界在汉藏佛教研究、南亚和东南亚佛教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举办佛教语文学、西藏学、印度学、西夏学等冷门绝学领域的国际研讨会,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众多的英文、日文、国际合作论文也反映了近年来本学科国际合作交流的成果。

为博、硕士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多种途径。除了公派留学途径之外,还利用校际交流平台,多次派研究生赴海外相关大学交流学习。支持青年学者前往国际一流大学进行访问进修,选拔优秀学生到国际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积极吸收国际学生来本学科学习。近年来本学科留学生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为此,本学科将留学生培养和与国际交流两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加强与合作单位的学术交流和教学合作,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位授权点发展自我评估

近年来本学科在教师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稳步发展,形成了布局完整、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独树一帜。

本学科现有在职教师数超过30人,为本学科1985年恢复建制以来最大规模。人才的引进增强了师资力量,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分布更趋合理,逐步形成富有潜力的学术梯队。与此同时,学科建设取得进展,学科布局完整,本学科下属八个二级学科都拥有一支出色、精干的队伍,基本能够满足课堂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教师科学研究取得突出成就,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数量稳中有升,论文质量不断提升。本学科的毕业生不但在学术能力上得到充分训练,学术品德、个人素质也在良好的学科氛围中得到熏陶,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前景向好,毕业生个人发展也较为顺利。研究生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通过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派出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交流访问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二)学位授权点存在问题分析

本学科目前处于一个突破瓶颈、发展壮大的关键期,有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规模小,队伍整体年龄偏大。与以往相比,本学科师资力量有所增强,但与国内985重点大学及国外一流大学相比,全系队伍规模仍然偏小,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人均成绩突出,总体发展受限。本学科教师在科研成绩、人才培养、社会贡献、个人声望方面均表现抢眼,但在总量上,无论开设课程、培养研究生人数,还是项目、论著总量等均难与其他强校抗衡,师资规模制约学科发展的问题日渐突出。

3)校际学科间竞争激烈,学术资源及高端拔尖人才相对缺乏。

4)人才培养的数量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素以高质量、严要求为宗旨,毕业的博、硕士研究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但是受师资规模的限制,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上,与同类院系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本学科一向重视论文质量,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均严格要求,近两年有多篇硕士、博士论文获评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博士论文。近年本学科被抽检的博、硕士论文,抽检结果均合格。本学科将在加强研究生学术训练,提升学位论文质量上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六、改进措施

从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遵循“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本学科将以固本培元,注重交叉,形成特色为目标,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及特色学科,实现有先后、有梯度、综合平衡协调发展。

1.总体目标

在确保学术队伍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建设成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一流学科点。

2.学科规划

积极推进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八个二级学科基础研究,重点发展优势及特色专业,形成特色交叉学科,实现有先后、有梯度、综合平衡协调发展。

3.教研提升

1)继续提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指导研究生质量。今后要考虑增加师资力量,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加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投入。

2)深化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积极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

4.师资建设

适度扩大学科队伍的规模,调整和优化学科队伍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总体师资实力。不论从教学和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还是与国内名校相比,目前的师资规模均制约了学科的整体发展,近期亟需解决一批优秀的老教师退休以后的人才断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