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学报》创刊于1915年,是中国最早以校名加“学报”构成刊名的高校学术期刊。《清华学报》是《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前身,参与并见证了清华文科辉煌的历程,云集了一大批当时的学术大师。《清华学报》创办初期由学生担任总编辑,1924年改由教师为主办刊,“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曾参与学报的编、审、撰等工作,梅贻琦校长和著名学者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金岳霖、吴宓等曾经担任编辑部主任或编辑。与此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清华学报》上。这些文章,有不朽之经典,也有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开山之作,引领了学术潮流,构筑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学术高地。同时,《清华学报》培育了一大批新生学术力量,成为许多著名学者如张荫麟、吴晗等学术生涯的起点。
1986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办,正值清华文科复建的关键时期。作为展示清华文科的学术窗口,《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是清华文科复建以来成绩最突出的部门之一。尤其是最近20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点致力于服务学校人文学科的复兴,发表了一系列的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重要学术成果,扶持了一批具有学术潜质的优秀中青年学者,推动了文科领域特色学科发展,为深化前瞻性研究、提出标识性学术概念、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提供了展示平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第一批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学术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权威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刊等,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S)、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等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机构重要来源期刊。目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已经形成独特的办刊模式,是中国高校学报的一面旗帜,成为具有清华特色、中国气派、世界眼光的高端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