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晚,院研究生会举办“青年学衡”第十六期主题沙龙活动。沙龙聚焦“《山海情》与乡土现实主义”,以基层实践与文学创作两个层面为进路,通过交流与思辨的形式深入探讨了“乡土”与扶贫事业。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毛尖、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李纪琛、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石岸书、宁夏红寺堡区红川村第一书记杨虎,以及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张园同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的何青翰同学、魏姗同学、吴振华同学等参与对谈,从《山海情》的观影感受出发,与线上数百名听众进行了一场跨学科的热烈交流。毛尖主持沙龙。
毛尖简要介绍了《山海情》播出后引起的系列反响。她指出,虽然《山海情》值得批评的地方不少,但作为一部讲述“扶贫”的电视剧,相比于其他“精致穷”剧作,《山海情》展现的是一种宏大的历史性的“穷”、史诗性的“穷”,以及史诗性地消灭这种穷的过程,展现了共和国主旋律诞生时的清朗。
李纪琛谈到《山海情》的好看在于其真实。剧中人物不是标签化的,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工作方法,获得一些教训,在做事时更具前瞻性。石岸书认为《山海情》的成功在于将以往被高度政治化的影视剧还原到真实的生活层面上。“减省”的同时,《山海情》也增加了对“情”的刻画,加强了制作、叙事、演技的真实性,将故事变得入情入理,通过以情讲情、写情、说情的方式将“减省”的部分重新填补。
魏姗认为,《山海情》以“情”代替了离观众较远的国家扶贫行为,西海固的干部是因为同情而带来责任感想要帮助西海固的乡民,以此缓解道德焦虑,具有中国特色,基本上达到“新时代文艺精品”的要求。与此同时,剧中对正面人物的塑造也应该继续深入,挖掘出角色的多样性。张园提出,《山海情》中解决家乡与远方矛盾的方式似乎较为单一,仅仅依靠爱情;而乡村中第二代可能走上“内卷”“打工人”的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共同体的脆弱性。吴振华认为《山海情》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社会中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尤其是个体如何在共同体中实现自由的问题,这一问题切中了当今时代众多观众的心理。杨虎肯定了《山海情》对扶贫细节的刻画,认为剧中展现的场景是宁夏扶贫的缩影。《山海情》之所以真实就是因为它用老百姓的故事来讲扶贫故事,不回避困难,用人民的事讲人民的事。
召集人何青翰对整场会议进行了总结,认为不能满足于去政治化的政治叙事所带给我们的轻省而忽视了在扶贫故事的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美德。与此同时,也不宜用任何宏大的名词或叙事去垄断一个公共事业的想象,必须永远对政治生活保持敬畏。
本次沙龙取得了很好的对话效果,相关内容得到了国内多家学术媒体的详细报道。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青年学衡”沙龙致力于促进文科领域内在读研究生之间的对话与思辨,激发新思想,关心新事物,努力探索、解决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代命题,为“人文清华”奉献文科研究生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