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于2005年4月拉开帷幕,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七个主题系列,共计三百余场。自2008年9月起,该系列讲座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主体部分以必修学分的形式列入清华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自2015年9月起调整为选修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凡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文化,既渗透着历史基因又浸润着时代精神,既延续着本土文化的血脉又吸纳着外来文明的精华。
《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八)将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主题,广邀校内外知名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理论视角、不同分析层面,深入阐释和解读如何正确处理“守”和“变”、“中”和“外”的关系,引导清华学子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第十六讲 青年马克思“养成记”
演讲人:(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哲学系 夏 莹 教 授
主持人: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蔡文鹏 副教授
日 期:2019年1月3日(周四)14:00
地 点:六教6C300
演讲人简介:
夏莹,(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当代激进左派思潮。兼任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曾受聘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访问学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各分类期刊转载3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三部:《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拜物教的幽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隐性逻辑》。译著包括: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法文),斯皮瓦克等:《历史哲学:后结构主义路径》(英文),齐泽克:《延迟的否定》(英文),汤姆·洛克莫尔:《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英文),德勒兹与加塔利:《反-俄狄浦斯》(法文)。
特别提示:
1、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从系列之(七)第二讲起,《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按照《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要求举办。希望获得讲座课程学分的本科生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欢迎其他师生光临旁听。
2、六教6C300教室入场时间为当日13:30。
3、根据《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修订)》相关规定,为确保安全,该场讲座入场人数控制在460人,额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