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乾坤,重建中华——儒家观念与明清两代华人的南海开拓
明末清初,华人先民分散在昔日南海诸国,形成许多互为网络的聚落,这些聚落并非没有组织和主导理念的偶然产物,而是有着汉文化由“落地生根”到“开枝散叶”的安身立命传统。
其中既有明清华南各姓族谱《迁流诗》“任君随处立纲常”的教导,也与天地会传承自儒家《大学》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的精神影响,重视以新土地资源去成就文化传承和播迁。
当时的华人聚落组织了具有鲜明地方特性的“祭祖”和“祭社”活动,并将其纳入《礼记》总结的“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的祭祀系统之中。这象征着新土地的文化渊源于中华,由“我”具备的历史资源,实现将无意义的空间转化为有伦理的场所。这亦是南洋各地庙宇匾额对联常见的“再造乾坤,重建中华”之来由,以此建构起“我”对土地的感情和主权认识。
演讲人:王琛发 教 授
时间:2017年11月14日(周二)下午3:00-5:00
地点:清华大学 文北楼 308教室
演讲人简介:山东大学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马来西亚亚太研究学会会长,道教学院、道理书院董事会主席兼院长,东西方生死学基金会主席,越南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浙江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中南大学道学国际研究院等客座教授,台湾仁德医护管理专科学校课程委员、兼任教授,先后担任马国首府行政区文化顾问,《马来西亚百科全书》“人文卷”主笔兼“宗教卷”编审,广西十二五规划《东盟教育丛书》编委,广东人民出版社十三五规划《世界客家文库》专家委员会顾问专家,并先后任马来西亚孝恩集团,海鸥集团文创与商业规划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