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章宏伟做客新人文讲座 探究《清明上河图》的待解之谜

12月28日下午,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出版社社长章宏伟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清明上河图》研究再提问”为题,与线上、线下200余位师生共同探讨《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一起领悟《清明上河图》的永恒魅力。

主讲人章宏伟

章宏伟指出,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的《清明上河图》自被发现以来就备受关注。画家用极其精妙的艺术手法细致描绘,造就了一幅中国最为传神的风俗画长卷。更吸引人的是关于其仍存在的许多待解之谜:这幅作品真是《向氏评论图画记》中提及的《清明上河图》吗?画家真是北宋的张择端吗?它是一件与“清明”有关的绘画吗?“清明”到底指什么?它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章宏伟通过阐释《清明上河图》的十四条跋文,结合史料分析,引出对诸多待解之谜的思考。第一条张著跋文和《向氏评论图画记》是我们现在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两个出发点,可以作为探究作者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名称的依据。但是,史书上却鲜有记载张择端的详细身世;现有关于张著的研究亦存在诸多疑问,人们往往将史书上数个名为“张著”的人捏成一个,不符合事实;跋文中的《向氏评论图画记》也不应与向敏中家族关联在一起。

章宏伟认为“清明”可以有三种思考方向:一是表示节气的时间节点;二是因都城汴梁有“清明坊”而指空间;三是结合对于当时社会政治的评价而指政治概念。“上河”可以理解为动宾短语,明代李东阳在跋文里把“上河”理解为“上坟”;也可以理解为名词,指因汴梁靠近黄河导致泥沙淤积、河堤上升成为地上河的河段。另外,《清明上河图》所画的时间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章宏伟结合张公药、杨准、李祁、冯保、如寿等人的跋文内容和陆费墀、毕垣、毕泷、嘉庆皇帝等人在画作上所留的印章,讲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传奇流传历史。

章宏伟强调,正是这一个个谜团吸引着我们、展现着《清明上河图》永恒的魅力。虽然世间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已经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但仍然有许多未尽之处: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城池、房屋等都可以单独做文章。比如目前已有研究中国古代船只的学者专门研究画中的木船,甚至从中国古代船只建造的科技角度做过充分的论证;比如虹桥边售卖的西瓜可以结合考古成果思考“宋代是否有西瓜”、“西瓜从哪里来”等;比如如何解读“虹桥下方船只撞桥”……此类问题依然可以继续探讨和再提问,从而产生半岛线上官网新课题、新成果。

最后,章宏伟勉励清华学子能够综合运用理工科的思维方法共同参与、推动上述相关研究,力求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章宏伟回答了现场师生提出的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手法、思想内容等问题。

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故宫系列讲座》第十六讲,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程钢副教授主持并点评。


相关链接:

章宏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出版社社长,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有《故宫问学》、《故宫学的视野》、《作为学问的故宫学》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奖章、国家新闻出版署科学技术进步奖、首届全国文化遗产最佳论著奖等。负责故宫博物院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纪录片《故宫》(为总策划、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