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科学史系副教授陆伊骊做客清华人文沙龙,以“淡水水母在近代中国的全球思想史”为题演讲。本次沙龙由清华大学文素基地常务副主任、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王巍主持,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宋念申评议。
陆伊骊首先回顾了21世纪以来的“水母热”现象。随着全球变暖,水母对生态环境、工业发展、旅游安全等领域造成威胁,同时又衍生出很多有趣的文化产品。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以水母为主题的研究或科普作品,引出讲座的中心话题:中西历史上围绕水母的知识传统,并得出结论:无论是在西方自然史还是在中国博物学传统中,在19世纪以前,水母都被当作海洋生物而非淡水生物。
沙龙现场
随后,陆伊骊分别从西方、中国两种视角出发梳理水母的知识系统。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将水母命名为“acalephs”,认为其不符合动物的典型特质,是“不完美”的;而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则认为水母兼具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在近代早期,林奈(Carl Linnaeus)将水母归入“zoophyte”(植虫类) 范畴。植虫类还包含动物和部分类似植物的海洋生物。此外,林奈将成年水母体命名为“美杜莎”(medusa),由于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形怪物,因而为水母打上了负面的文化形象。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Georges Cuvier)将水母归类为“radiata”,与脊椎动物、关节动物和软体动物并列为四类主要的动物类群。其中,科学史家温瑟尔(Mary P. Winsor)指出“radiata”是一个杂项,用于将不具备明显特征的动物组合在一起。同时,在这一时期,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海克尔(Ernst Haeckel)等人也分别从解剖和艺术图像的角度对水母进行了研究和描绘。
报告人陆伊骊
对于中国的水母知识系统,陆伊骊梳理了《越绝书》《海错图》等历史文献,认为有两个特点:(1)水母的名称五花八门,且大多和可食用性有关;(2)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字都围绕“水母=海蜇”这一主线。陆伊骊强调,将水母作为海洋生物,19世纪以前的中西博物学传统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接着,陆伊骊将重心转移到淡水水母在近代认知的演变过程。在18世纪西方关于淡水植虫的研究中,淡水水母未被单独识别,而在20世纪初,淡水水母已经得到关注和重视。1905年,兰克斯特爵士(Sir E. Ray Lankester)在畅销书《兰氏科学常谈》(Science from an Easy Chair)的第八章专门讨论了淡水水母。兰克斯特还认为,淡水水母可能起源于中国。同时,淡水水母的来源也成为一大话题。作为达尔文进化论的倡导者,罗曼尼斯(George Romanes)尝试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生理学知识外推到脊椎动物这一语境下,解释淡水和一般水母间的演化关系。
最后,从水母的命名和分类演变出发,陆伊骊将有关水母的知识系统放在长时段的历史和跨文化背景下,以此理解水母作为动物的历史多样性和文化意义。
在评议环节,宋念申高度评价了陆伊骊的工作,指出演讲从微小的生物出发,以小见大,管窥了人类认知演变的框架模式。并表示对中国古代生物系统的可消费性特征很感兴趣,认为中国传统物种命名和消费的关系,也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主题。
清华人文沙龙由(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和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同举办,每期有清华大学不同专业师生参与。
评论人宋念申
在提问互动环节,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副教授沈宇斌、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洪伟、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吴娟、主持人王巍分别就水母与性别、中国人对陆地和海洋认知的差异、南亚地区对水母的认知、水母分类系统的演变与有关分类的哲学问题等方面与陆伊骊交换意见。还有许多与会师生也积极提问。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