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上午8:30,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哲学系主办的“东林学派与明清儒学学术研讨会”在腾讯会议线上开幕。本次会议有来自国内外的50余位专家学者线上参会,共同讨论东林学派与明清儒学相关的诸多学术议题。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哲学系丁四新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哲学系主任唐文明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朱鸿林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作为嘉宾致辞。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回顾了学术史上对东林学派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他指出,东林学派重建理学正统的努力引领了对王学批判的潮流和中晚明的思想转折,抓住了阳明学的核心思想议题并关联了明末的三教思想关系的发展,促成了王学学者和反王学学者的深度论辩,这些对明代后期心性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东林学还有很多具体的方面和细节需要我们再加以深入的研究。
清华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唐文明教授提出自宋代理学形成以后,理学不仅改变了儒学的形态而且重塑了中国士大夫的官僚政治文化,东林学派因其参与政治活动持久,并形成了较大的思想及政治影响力,因此可以作为一个典范性案例来分析理学主导下的士大夫官僚政治。唐老师还提出在当代儒学复兴、书院复兴的时代要求下,东林书院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儒家教化思想,甚至是广义上的中国社会的政教关系问题。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讲座教授朱鸿林老师提示我们要注意中晚明思想的复杂和精微,尤其提醒我们要注意一些大的问题,譬如顾宪成、高攀龙及其学派存在时的政治与社会、乃至一般士人的知识与情感世界,朱子学、阳明学、蕺山学和东林学的统一与分歧。朱教授还指出东林学术在当时吸引了不少仁人志士,但却救不了明朝的衰败和灭亡,也并没有实际引领清初的政教关系,其中的原因也值得学者继续探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强调东林学派与江右王学的关系是晚明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尤其东林学派以朱子学为宗,对左派王学有激烈的批判,却又对江右王门的修正派王学有理论高度上的肯定,是否意味着东林党人的思想是在心学的延长线上推衍发展的?以及东林党人强烈的现实关怀是否也影响了清初经世致用学风的转变?都需要研究者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来对晚明思想作出整体的考察。
之后由(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哲学系陈壁生教授主持主题发言环节,北京大学张学智教授、复旦大学何俊教授、台湾“中研院”文哲所钟彩钧教授、中央党校乔清举教授分别发言。学者们从高攀龙自身的学术思想、东林学派与阳明学之间的关系、东林学派的先驱以及湛甘泉思想等多个视角切入,呈现了东林学派以及明清思想复杂而多样的面向与历史脉络。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张学智教授报告的题目是《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他认为高攀龙有纠正王学的愿望,所以特别表彰程颐、朱子的格物致知。高攀龙认为在物上可以见出心,在心中可以见出万物,并以这样的心物关系为格物论的基础,此外高攀龙还指出理与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相通的,在功夫层面高攀龙反对重悟不重修,特别提掇“敬”字为功夫首务。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俊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论东林对阳明学的纠弹》,他认为晚明阳明学与禅学合流,学术思想与社会意识发生迷离与衰颓,致使学者们在思想上进行纠弹,其代表是东林学者。比如顾宪成指出阳明学造成了“空”和“混”的问题,返归朱学之格物穷理是唯一的出路,而目标是要使学术能整肃人心、开物成务。但是东林学者没有亲自来推进,而只是扭转了风气,拓宽了论域。
台湾“中研院”文哲所钟彩钧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东林前驱薛应旂》,他认为薛应旂的哲学思想在朱子、阳明之间,继承朱子的知行、博约,但没有明显的理气二元说,而是回归戒慎功夫;欣赏阳明心学直指本原,却批判阳明后学以当下为善、摆落功夫。同时薛应旂还强调士人应有通天下之志,努力为社会建立规范、畅遂民生。而这种建立规范的要求和当时社会转型时的价值流失问题相关。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乔清举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湛若水生态哲学思想研究》,他认为甘泉的生态哲学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系统化和深化,包括“生生,天地之仁”的生态本体论、“人心即天地之心”的生态德性论、“体物不遗”与“参赞化育”的生态功夫论和“万物同体”的生态境界论。他指出研究甘泉生态哲学不仅有利于深入认识中国哲学,也有助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自12月3日上午至当日下午,所有专家学者分为两个分会场参会,共计6个场次,在东林学派与明清儒学这一具有丰富历史思想资源的论域内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会议全程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
各个分会场的主题分别为“高攀龙‘格物’论及其《大学》诠释”、“明清易学”、“东林学派与阳明学”、“高攀龙的思想及著述”、“明清之际的东林学术”、“明代哲学专题”,由点到面地涵盖了东林学派及明清儒学的各类文献与思想研究。学者们在会议中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心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在本次会议的闭幕式上,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访问学者李卓老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哲学系高海波老师分别做了会议总结。李卓老师从东林学派的整体研究、东林学派的个案研究以及东林学派的文献整理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指出目前对东林学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很多具体方面和细节仍有待深入开展,这需要我们在细致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精准客观地阐释东林思想的丰富内涵,为推进东林学派的深入研究共同努力。高海波老师则把本次会议集中归纳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有”和“无”的范畴讨论(包括道德存在的关系问题,生与死的存在问题、三教问题等),功夫论的讨论(包括朱子学与阳明学的本体与功夫之辨、诗教问题、身心关系等),中晚明易学问题讨论以及政教和经史问题的讨论,指出中晚明学术内容十分复杂并且多元,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不同角度切入来展现其中的多维面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最后,高海波老师与李卓老师共同感谢各位朋友在百忙之中参加今日的线上会议,也期待能与大家共同商议下一轮的议题。本次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