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在六教,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研究员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探源研究二十载,实证文明五千年”为题,为到场及线上的2000余名师生讲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下简称探源工程)成果。
主讲人王巍
讲座伊始,王巍讲解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来龙去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于2004年正式启动,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研究古老文明起源、形成的综合性研究项目。
王巍阐释了文明的相关概念以及文明形成的标志,指出文明是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文明起源是社会分化的开始,文明形成是社会发展新阶段。王巍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指出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王巍通过列举大量考古发现,梳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华文明在万年前以栽培农业出现、定居村落形成为奠基,在八千年前出现社会分化,在六千年前社会明显分化,出现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较大的墓葬,在五千多年前进入文明古国阶段,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的大墓出现、社会分化显著,形成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各区域相继进入初期文明社会,良渚文明成为长江下游区域史前文明的高峰。四千三百年前中原地区尧舜时期文明崛起,四千年前由古国文明向王国文明过渡,进入以中原地区王朝为引领的文明一体化进程,三千年前西周王朝通过封邦建国,王朝统治巩固,两千两百年前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标志,由王国文明转变为帝国文明。
王巍讲解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一体化进程,指出得益于各地区之间的生产技术、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交流日益密切,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在距今五千五百年左右开始形成。中国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各主要文化区在基本的经济特征和文化特征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共性。
王巍凝练出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质,总结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成果,指出探源工程启动以来进行的一系列都邑遗址和各地中心性遗址和区域调查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提出了通过考古遗存辨识文明形成标志的中国方案,丰富了世界文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王巍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良渚文明出土玉器用途、庆阳遗址、文明共性和特性等问题。
本场讲座是由日新书院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主办的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特邀专场。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国忠教授主持讲座并点评。
相关链接:
王巍,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国家“十五”到“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第三版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主编,《中国考古学百年史》主编(全书12册)。曾主持河南偃师商城宫殿区、安阳殷墟孝民屯铸铜作坊和居民区的大规模发掘和陕西周原西周宗庙的发掘,三次获得国家田野考古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前至夏商周时期考古学、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学研究、东亚地区古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世界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