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人文学院导学交流座谈会于人文楼B219顺利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哲学系副教授赵金刚老师主讲、中文系2021级博士张瀚文主持。赵金刚老师结合自己当学生的经历和当导师的经历,从不同的侧面分享了他对导学关系的认识和体会,让参与座谈会的同学们深受启发。
赵老师首先谈到,不同的导师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会形成不同的导学关系。在选择导师前,同学应该了解导师擅长的研究方向,以及导师的性格、脾气、风格。此外,导师对学生(硕士或博士、走或不走学术道路)的期待不同,态度、要求也不同,导师指导的风格也会有差异。
谈到“应该跟导师学什么?”的问题时,赵老师强调,最重要的是要跟导师学“手艺”。要多读导师的书,导师的每一节课尽量都要在场,因为哪怕是同样的课,每听一遍也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也能感受到导师思想的变化。同时,没有任何一个导师能教给学生所有的东西,因此,不仅要跟自己的导师学习,也要跟其他老师学习,向各个老师的长处学习,从而获得全方面的成长和视野的扩展。
跟老师如何沟通也是本次交流会关注的重点。赵老师谈到:跟导师交流就像“谈恋爱”,只有真正了解导师,才会发现问题和矛盾。导师在自己学生面前会暴露缺点,学生也是如此,要相互包容。对导师来说,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导师也会根据学生的性格作出调整。同时,要理解导师有时对学生比较严厉的良苦用心与难言之隐,也要根据导师的状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状态。
接下来的自由讨论环节中,围绕同学们提出的研究方向选择的问题,赵老师表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深挖,一个是补空白。学术界对这两种研究的判断、要求也不同。成熟的领域有困难也有好处,好处是能有一个对话的对象;对空白的领域来说,对研究的创新性要求是很高的。学术的潮流和风向会发生变化,要充分把握学术的动态,做到“竭泽而渔”,充分把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这能够保证学术成果的高质量和严谨性。
围绕研究价值判断的问题,赵老师提出,要相信导师对学术界动态的判断,老师能够看出选题是否是值得开拓的。有学术理想的同时,也要把它当成一个职业,要做到能立身,再创新,让自己与学术界形成对话。
围绕人文学科研学方式的特殊性,赵老师认为,人文学科的老师往往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很难形成理工科、社科“课题组”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较难形成争论和对话。同学们在接受老师指导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自我成长,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其他疑惑,赵老师也一一“支招”,帮助学生解答导学交流中遇到的难题。
导学交流座谈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共有20余名同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