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第三届“清华逻辑、语言和意义”交叉学科国际研讨会召开

4月1至4日,由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逻辑学中心”)主办的第三届清华大学“逻辑、语言与意义”交叉学科国际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来自美国、瑞典、荷兰、比利时、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共70余人参加了为期4天的线上会议,就逻辑学和自然语言中的动态性问题展开研讨。

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邓盾回顾了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时代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学科发展情况,特别说明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学术贡献,以及清华大学针对逻辑学和语言学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优秀传统,并汇报了前两届会议的组织情况。清华大学金岳霖讲席教授魏达格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清华大学对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作出的积极贡献。

潘海华发言

本次会议共有4场特邀报告和15场常规报告。特邀报告中,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潘海华讨论了汉语当中“驴子句”的语义问题,并介绍了两种针对该问题的解读策略。

范丙申发言

斯坦福大学教授范丙申(Johanvan Benthem)回顾了自上世纪八十年起在逻辑学和语义学中兴起的动态研究。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凸显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化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眼于这两种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

阿洛尼发言

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阿洛尼(Maria Aloni)报告了她近期对自由选择推理的系列研究成果,介绍了能够解释自由选择现象的形式系统BSML。她表示,构建该系统的核心假设是人类认知中“否定空集”的倾向。

坎普发言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坎普(Hans Kamp)作题为“命题态度中的专名”的特邀报告。他介绍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直接赋值语义学的语义理论,称为“基于心智状态的对话表征理论”。

此外,会议通过征集论文的形式,对所有的投稿匿名评审,录用了15篇会议论文或摘要。来自北海道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纽约大学上海分校等高校的学者在会议中作了精彩的报告。

除大会报告外,会议还在3月31日安排了两场会前培训课程,分别由阿洛尼和范丙申讲授语言学和逻辑学研究中动态性问题的基本知识,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师生的好评。

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刘明明致闭幕辞。他对参会的专家学者和组织会议的博士生团队表示感谢,对本次会议的研讨成果发表了积极评价,并宣布会后论文集的收稿时间和出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