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张国刚教授做客上林人文社科讲坛第116期

7月22日下午,著名唐史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唐史学会原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我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应邀做客上林人文社科讲坛第116期,进行了题为“唐史研究漫谈”的座谈。中国唐史学会现任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杜文玉教授主持座谈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师生40多人参与座谈会。

张国刚以严耕望先生的治学路径及其《治史三书》对于历史学后进的重要意义作为引言。在回顾研究生学习阶段、从事唐史研究之初时,张国刚强调了《治史三书》对于自己的重要影响,鼓励初步接触历史学的青年学子重视该书。在座谈的核心部分,张国刚从四个主题出发,分享了从事唐史研究一些经验和对硕博士生、青年学者的建议。

第一个主题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张国刚指出,研究问题,核心就在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青年学子而言,选题确实很难。博士生培养的目标是具有独立研究能力,如果博士阶段还不能独立出问题的话,今后的学术道路会很艰难。所以,学生学术能力训练最重要的应该是硕士时期,要加强对其研究能力的培养。

问题意识培养最重要的是重视原创能力。原创想法是属于自己的,它最初一定是很粗糙,但同时很珍贵。要不断地想、持续地琢磨,把有原创内核的东西沉淀下来才能形成系统性创见。这种持续不断的琢磨不能仅限于课堂内或者办公室里,而是要时时处处,一有想法就赶紧抓住、记下来,可能一个偶然的机会就会让你叩开解决问题的门,然后你可能突然就明白了。

从路径上看,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确定一片研究领域,然后在其中摸索自己的方向。在这方面,张国刚建议青年学生向唐长孺(1911-1994)先生学习,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唐先生的研究涉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几乎所有领域,通过1954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一鸣惊人。这本书中,有关魏晋南北朝的土地、赋役、兵制、宗教、佛道儒、北方民族、学术思想、科举等方面几乎都有讨论,有可能是唐先生在给学生授课时积累下来的。唐先生备课的时候,他会抓那些大问题,大问题又是从小问题做出来的,就是从细处入手。他从来不空谈,有意从小处去做。

第二个主题是,研究唐史的基本史料问题。张国刚认为,中古史的史料利用还远没有穷尽。首先,敦煌吐鲁番文书依然是一个大的宝库。专门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学者与隋唐史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并不一致,在相关专业背景不同的情况下,对于同一份文书的利用角度也不同,尤其是要注重对文书中体现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资料加以总结和勾连。其次,墓志石刻资料和笔记小说资料的价值仍有待发掘。对它们的利用一定要带着问题意识,不然是梳理不出来的。

第三个主题是,写反驳类型的文章要注意正面建设。张国刚认为,年轻人在具有一定的史料基础后,再看别人的文章,是最容易提出反驳的。但仅仅是反驳完以后,也不构成一篇文章,文章立不起来,所以还是肯定要正面建设。不仅要说出来什么是不对的,更重要的是说出来什么是对的。看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别先骂他,你要先夸他。先说它到底好在哪,你要知道他好处,你就长进了。你骂它这不好、那不好,就没有长进。再高才能看出来哪不好。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是骂人家的,那就没长进,所以我想反驳的问题还要正面建设。

第四个主题是,要注重思考力的培养。张国刚认为,有的人喜欢做空灵的问题,有的人喜欢做实证的问题,跟自己的这个特点有关。不过不管做什么,实质的问题都一样,思考力还得有。细处处理完之后一定要问个为什么,要挖它的细节。如此,文章的主题才能升华,研究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在座谈中,时刻贯穿着张国刚对于中国人文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张国刚认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比日本晚30到50年,比欧洲晚80到100年。具体到中国史方面,我们在史料运用方面虽然比外国人研究中国史稍具优势,但研究范式和方法却都是西式的。从整体上看,中国历史学发展是落后的,这也导致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等等人文学科的全面落后。经过一个长期的引进过程后,我们现在其实需要归纳出我们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比如土地问题、经济体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概念虽然是从西方现代学术产生出来,但是我们内涵的表述和研究,大概应该是未来中国社会人文科学可以再出发的一个方向。我们怎么能够在各个方面——政治、经济、社会,政治还包括制度,中央体制、经济体制——讲出一番中国的道理来。这里面就要提炼出一些中国人自己的概念,比陈寅恪的“关陇集团”或者是“种族文化”等概念可能还要更基础一些的概念,来描述中国历史。

张国刚的主题分享结束之后,在杜文玉的主持下,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杜文玉告诫青年学生,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基础文献的阅读、研究,慎用关键词检索。用检索的方式快速搜集资料,也是要建立在对于基础文献足够熟悉、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全面地设立关键词,不至于遗漏、错用文献。参加座谈会的其他老师也表达了各自在唐史研究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困惑,与张国刚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互动。

转引自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