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成立

2021年,清华大学成立哲学学堂班,致力于在世界政治和经济局势发生大变动,人类知识图景发生大变革的时代,立足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关怀,为新一代思想大师的诞生而育人储才。哲学学堂班首席专家为我院哲学系万俊人教授,项目主任为哲学系夏莹教授。

基本情况

本项目旨在培养具有世界格局和人类情怀的哲学学者、扎根中华文明并融会清华风格的本土哲学家,以及有可能为人类文化做出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贡献的未来思想家。在价值塑造上,力求为学生梳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以及高度使命感的“领跑者”;在知识结构上,力求融通“古今”与“中外”,探索哲学与其他基础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前沿领域,鼓励学生从哲学思想的高度反思时代与现实;在学术能力上,全面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理性论证能力,陶冶学生阅读哲学原著、写作哲学论文、开展哲学交流的思辨素养,使其真正具备在哲学领域进一步深造并获得创造性成就的可能。

哲学学堂班继承和发扬了20世纪清华哲学学派的优良传统,在学术范式上强调“古今贯通、中西汇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在培养方式上强调“厚基础、广交叉、国际化、探前沿、扬个性”。

其培养计划采取“哲学+X”模式,在重新梳理哲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精选基础、核心和前沿课程,教学内容力求少、精、宽、新。

实行全程导师制。带领学生精读中国和西方哲学的代表性经典,打下宽厚的中西方哲学基础,领会中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发展脉络,切入国内和国际学界的前沿问题;引导学生接触哲学学术研究所需的外语和古典语言,形成用两种以上的现代语言理性地表达、构建和辩护自身哲学观点,反驳和回应他人哲学观点的能力;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哲学以外的“X”部分,即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的核心知识和专业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问题意识,培养其从哲学视角反思和运用交叉学科知识的能力,为其日后的思想发展提供完备的知识地图;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实践,探索哲学的公共表达方式,用能回应大众关切和时代议题的方式“做哲学”,使其思想创造深深根植于当代中国的复杂现实之中。

学制、课程与学位授予

项目的本科学制为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按照学分制管理,采用弹性学制。本科培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哲学专业教育、交叉深化即“X”模块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论文训练等。此外,学生还有机会参加交叉学科论坛、国内外名校暑期游学、海外知名学者短期课程、长短期海外交换等教学活动。学生在修满规定课程学分、完成学堂班所规定的全部论文写作要求,以及哲学综合学位论文训练的情况下,将被授予哲学学士学位以及清华大学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荣誉证书。

选拔方案

招生对象

本项目面向日新书院哲学系大二学生。要求报考学生对哲学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了解,有比较坚定的学术志趣,有在哲学等基础文科领域做出原创性贡献的理想。报考学生一经录取,本科期间不得另转其他专业。

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已经走过12个年头,截至目前共有10个学堂班。其“领跑者”的理念也已被大家广泛认可,成为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基本理念。“学堂计划”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有学科潜质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最优秀学生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努力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思想家队伍,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学术人才,促进基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培养“敢做大师”的理想与勇气,成就“能成大师”的实力与担当

哲学学堂班首席专家 万俊人

哲学学堂班项目主任 夏莹

哲学学堂班的开设,是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可以说,大学作为university,其原初的理念中本来包含着对普遍性的诉求;而哲学曾将对普遍智慧之爱的追求当作第一要义,因此它被公认为人类知识的起源和精华。

但随着现代学科分工体制、尤其是现代大学体制的发展,哲学所原有的、全局性的研究视域,逐渐分化成了各个专门学科,而哲学也成为了诸多个专业体系中的一员,这一分科所带来的一个现实的结果是“学术”与“思想”的分离,让现代科学本来具有的那种整全性和根本性的关怀迷失在了学术体制运转之中。

然而,当代现实世界中的种种问题却不是按照学科体系的制度化安排而发生的,这本身就要求我们以融通的视角来分析、审视问题,才能真正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要义。例如,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就并非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科学的问题,同时还会倒逼我们去考虑这样一些问题:人类心智相对于自然世界,究竟是不是还拥有某种独特的本质?人与机器之间是否存在着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在关于“人”的固有理解发生动摇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能重建那些曾经构成了现代社会之基础的范畴,如“自我”“自由”“责任”等等?

这些貌似玄虚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却迫切地成为了不容回避的真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按照旧有的学科体制发生的,更不能以学科专业化体制化方式去解释甚或解决之。于是,在人类知识面临着新一轮深刻变革之际,我们又深切地感到:要重新以融通的方式去学习和研究哲学,以便重新反思我们的知识得以可能的基础,重新绘制我们的知识地图。哲学再一次突显为我们时代的关键知识和思想方式。

202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哲学研究所,这标志着我们已经从体制上意识到,当代自然科学的前沿探索已然进入了一个同哲学不可分割的智识地带。实际上,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的知识界,都已经表现出这样的趋势:那些最顶尖的、对人类思想做出过最卓越贡献的学者,很难说清他或她是哪一个学科的学者,他/她可能同时是计算机科学、数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逻辑学的专家,或者同时是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文学的专家;但是,有一个身份,是这些顶尖人物一般都不会拒绝也不会舍弃的,那就是“哲学家”。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哲学隐然发挥着各个学科的前沿进展之间相互融通的平台作用。

因此我们确信,如果新加入的哲学学堂班能够为我们学堂班整体带来什么,或者从这个大集体中学到什么,那一定是促进我们这些前沿学科本身之间的互融互通,为各个学堂班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和话语,引导这些未来可能成为思想者的学子们,从根本性的哲学关怀中去生发自己独特而深刻的问题意识,去思考当年康德提出的那几个问题——不仅要考虑“我们能知道什么”,还要考虑“我们能希望什么”,“人是什么”,以及,所有这些根本性问题背后都潜藏着的许许多多的“为什么”。

我们今天敢于这样尝试的另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当代中国的特殊现实。我们可能都知道马克思的一句话:“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但我们经常忽略的是,这句话是马克思在1842年的德国写的,是马克思作为一个德意志民族思想家,在德意志民族落后且四分五裂之际,思考这个民族的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写的。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且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精神的精华。

个人渺小的理性,要完成足以传世的辉煌创制,必须借助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母亲之地”(Motherland,即“祖国”)的生命力量。思想史上那些无法绕过的大师们的著作无一例外地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霍布斯的著作中有英国内战的恐惧;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著作中有德国人在法国阴影下的深重焦虑;福柯、德勒兹的著作中有法国1968年社会运动的锋芒。而洎至今日,无数事实都在提醒着我们: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民族的时刻正在不可逆转地到来,而且其他民族有可能比我们自己更早地承认这个时刻的到来;中国或世界的思想,无论人们愿意或不愿意,迟早都要面对“如何在思想中表现(达)中国性或中国现代性”这一重大问题。

人们常说,中国的物质进步很快,“用几十年走完了别人几百年的路”,但我们的思想创造却未能同步;我们一定做了一些旧有话语所无法言说的事,以至于我们自己也囿于这些旧有话语而无法言说它。然而,这种“思想滞后”的焦虑,实际上也预示着一个依然敞开的机遇:它意味着我们的时代可能且应当孕育思想家理论家,我们的大学可能且应当培养思想家哲学家。

人们还说,创业要讲“风口”。其实思想家也有他/她诞生的风口,这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关捩时刻,必将有思想的英雄乘时而起。这是思想(家)的机遇,也是思想(家)的使命。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的大学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要有为这个“风口”做准备的意识,甚或,应该以积极的姿态打开这一风口。所以我们相信,清华大学作为与现代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最高学府,今天不仅要培养学生“敢做大师”的理想与勇气,也要培养学生“能成大师”的实力与担当。

为了做到这一点,结合我前面提到的两点现实背景,我们认为,哲学学堂班的建设首先要遵循“融”与“通”的理念:只有实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高度融合,做到了马克思所说的“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学者才能拥有足够宽阔的知识背景和足够完善的知识地图,才有资格和底气去“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这个时代的根本性问题做出有高度的阐发和回应。

具体来说,我们一方面要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将学堂班之间的内部交流制度化,从自然和工程科学的前沿进展中汲取问题意识、寻找经验支撑,同时在现有二级学科制度的基础上,尝试打通哲学内部的专业限定;另一方面要促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贯通,引导学生敢于走出校园、以思想者和理论创新者的姿态和方式,参与社会实践中去、从现实社会活动的鲜活张力中汲取思想的能量,让学生的思想创造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经验”之中。

在具体的课程构成方面,我们有以下一些设想。课程整体上分为四个部分:基础学科、进阶课程、交叉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基础学科主要包括人文科学大类的通识课程;进阶课程主要包括哲学系的专业课程;交叉课程主要是其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课程,目前包括五个大类,由学生自主选择,目的是为学生建立学科融通的宽阔视野;实践课程涵盖了社会实践和理论实践,其中包括了我们拟开设的经典原著读书班(seminar)课程等。目前拟开展的其他教学和实践活动还有:

● 举办交叉学科论坛,尝试在共同的主题下,组织哲学学堂班同其他类学堂班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计划一学年一次;

● 举办学生论坛,采取学术对话会议的形式,学生以论文参会,在共同的主题下彼此平等对话、自由辩驳,计划一学年一次;

● 开展暑期交流,带领学堂班同学前往国内外著名高校“游学”,与相关学校合办暑期学校,邀请该校名师授课,举办学生之间的小型研讨会,让学术风格不同的各校学生之间能够各取所长、互通有无;

● 开设学堂班公众号、开班哲学相关的影视和戏剧类社团等,招募编辑人员和演职人员,借助新媒体手段,尝试哲学的大众呈现方式,引导学生用能够回应大众关切的方式去做哲学,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能道路;

● 开设名师系列讲座,计划一个月2次,并邀请名师开设短期课程,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密集授课,核算为实践类学分;

● 开展短期海外交流,不定期派遣学生前往国外著名高校交换并互换学分,等等。

最后,特别感谢学校对哲学学堂班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后能够同其他学堂班的老师们通力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努力,在中国未来的思想史上留下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已经走过12个年头,截至目前共有10个学堂班。其“领跑者”的理念也已被大家广泛认可,“学堂计划”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有学科潜质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最优秀学生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努力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思想家队伍,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学术人才,促进基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