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举办的语言学系列学术讲座在蒙民伟人文楼124室举行。北京大学董秀芳教授发表了题为“汉语词汇形式与意义的历时演变”的学术演讲。讲座由我院中文系邱冰副教授主持。线上、线下来自多个高校的众多师生近700人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董秀芳介绍了汉语词汇形式的演变,讨论双音化的形式选择与功能表现;第二部分,董秀芳介绍了汉语词汇意义的演变,主要包括语义参项的变化和词汇语义的主观化。
词汇的双音化使汉语词库从以单音词为主体发展为以双音词为主体。词汇的双音化是汉语历史上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其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董秀芳教授以动词的双音化为考察对象,重点讨论了动宾式和动补式这两种双音复合模式,指出这两种模式的选择与动词的词汇语义特征有一定关联。根据词汇语义特征将动词分为两大类来考察:不包含内在终结点的动词、包含内在终结点的动词,这两类动词在双音化的形式选择方面各有特点。汉语名词双音化的实现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可以用复合法,也可以用加缀法或重叠法。同一个单音词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双音化方式,不同的双音化方式所造成的双音词可能有风格上的不同。汉语形容词的双音化有多种方式,其中并列式形容词出现最早,偏正式形容词是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规则在词汇层面的遗留,主谓式形容词成词时间都很晚,双音动宾短语在历时演变过程中可以变为动宾式形容词。汉语双音化的进程在上古已发生,东汉以后加快,唐代出现了双音化的一个高峰。动词、名词、形容词在双音化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模式各有不同,不同的模式对应不同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语义参项”(semantic parameter)是指词汇语义中对一个概念进行下位区分的语义要素。董秀芳教授对动词、名词和形容词这三大类中的语义参项使用的宏观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动词中考察了受事、主体、工具等语义参项的历时变化,并提出如下的动词语义参项的重要性等级:参与者(对象、主体)>伴随情状、工具>时地、目的。动词中原本使用较多的一些语义参项后来逐渐较少采用,这导致一些动词原来的差别消失,从而促进了并列复合动词的产生。名词中使用的语义参项比动词中更为复杂和多样,因此只选择覆盖面较大、较为常见的语义参项如长幼、性别/雌雄、归属、处所、材质等加以说明。形容词中考察了主体、程度差异、伴随属性和维度这四个语义参项的历时变化。在形容词的语义参项中,主体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程度、伴随属性。在不同的语义参项选择的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动因:一是认知动因,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的动因。
从指别到描述的语义变化是指在汉语史中,有一些名词原本指称具体的事物,但后来可以表示与这个事物相关的性质或状态,从而在词性上转变为形容词。从指别到描述的语义演变类型有两类:第一类为事物>事物的固有性质,这一类演变背后的机制是转喻;第二类为事物>人们认为与事物相关联的性质,这一类演变背后的机制除了转喻(以及隐喻)之外,还有词汇主观化。“词汇主观化”指的是词汇语义从具体义转变为内在的评价义,也就是指一个词语在语义上获得了与说话人相关的褒或贬的成分。董秀芳教授总结了从指别到描述的发展轨迹:阶段一:从外延意义到内涵意义;阶段二:进入定中结构的定语位置;阶段三:进入谓语位置并能被程度副词修饰。此外,有一些动词从指称具体的动作行为演变为描述与这种动作行为相关的性质或状态,从而由动词演变成了形容词。汉语中原生的形容词较少,原生形容词一般表示客观状态,由名词或动词演变而来的形容词多表示主观性状。由于汉语没有多少形态标记,因此与英语相比,更容易发生从指称到描述的演变,名形兼类或动形兼类是汉语的一个特色。
问答环节,听会师生就汉语词汇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语义参项古今发展的情况等问题与董秀芳作了充分讨论。
董秀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汉语词汇与句法的历时与共时研究,出版专著《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汉语的词库与词法(第二版)》,论文集《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现象与规律》,主编教材《语言学引论》,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