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科学史系学术例会第89期举行,我院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蒋澈做学术例会报告,主题是《“全球中世纪”编史图景中的欧亚博物学史》。
蒋澈首先回顾了“全球中世纪”(Global Middle Ages)编史学的提出及其主要旨趣,即以非欧洲中心的方式探索公元500至1500年间的全球性(globality)。这一编史纲领目前正在落实为若干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也成为了中世纪史学术讨论的焦点议题之一。但是,在目前的“全球中世纪”讨论中,知识史特别是科学史的贡献仍然较小,其中的博物学史具备较强的挖掘潜力。从生物地理学视角来看,欧亚大陆北部构成了古北界,自然物的分布呈现出极强的连续性和同质性,这使得关于同类自然物的知识反复出现于这一区域内的各种知识传统之中。而作为一种中古时代的全球现象,博物学即对自然物的描述与意义解释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普遍构成了各种诠释学传统的一部分。中国学者如果走出分立的“中国博物学史”(Chinese natural history)与“西方博物学史”(Western natural history)叙事,走向“欧亚博物学”(Eurasian natural histories)的探索,可为国际学界关于中古世界史的讨论做出贡献。随后,蒋澈用伪亚里士多德《论植物》(De plantis)与中古药用植物图像的谱系网络作为例子,阐述了在讨论欧亚博物学史时需要关注的地域与史料。最后,蒋澈尝试性地讨论了具有高度互文性的相关史料如何得以数字化的问题。
郑方磊评议了本次报告,他讨论了中世纪科学史编史学的新近进展,介绍了数学史中的类似讨论,并交流了自己的研究计划与心得。胡翌霖提出了将“中世纪”概念改写为一种媒介史的可能。王程韡指出进行微观接触史研究的必要性,并认为科学计量学的发展状况可提示出相关数字人文工作的技术性问题与局限。王哲然讨论了补充既有文明交往史叙事的可能性。肖尧指出了早期欧亚草原作为交往走廊的意义与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