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邺架轩读书沙龙第二十四期举行 吕文浩、周飞舟畅谈潘光旦生平与治学

517下午,第24期“邺架轩读书沙龙”在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吕文浩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围绕新书《踏上健全与繁荣的大路:纪念潘光旦诞辰120周年论文集》,共同回顾探讨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前辈潘光旦的生平经历与治学取径。

https://www.tsinghua.edu.cn/__local/5/9D/AB/265F886C0C0EE1DAF0AF1D2C531_D26DBC7C_4AA7D.jpeg

吕文浩(图右)与周飞舟对谈

吕文浩发言

吕文浩首先回顾了潘光旦求学及工作的经历。他回忆自己第一次接触潘光旦的著作,就是在清华园。潘光旦前后九年在清华求学,后赴美留学。在美数年间,潘光旦治学涉及社会学、古人类学、生物学、优生学等多个领域,这为他别具一格的治学道路打下基础。回国工作活跃在高校和文坛,回归清华任教,历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秘书长、图书馆馆长等职务。潘光旦在清华通识教育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了解清华历史的重要人物,其学术影响不仅限于社会学界。

周飞舟发言

周飞舟从中国社会学发展历史角度进行分析。潘光旦与民国同期社会学家不同,不仅其涉猎广度几乎无人能及,其治学思路也不同于同时代的社会学中国化研究。其他中国学者多用西方的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现象,潘光旦则是以中国传统思想为主体,讨论社会思潮。“位育”与“中和”是他从儒家经典提炼形成的社会学思想的核心。“位育”反对社会决定论,“位”在“育”前,先天在后天之前,天地自然和社会构成在前。潘光旦认为社会学重要的是研究人,核心是人和社会的关系,而不是人怎样操控社会。“中和”讲究平衡和协调的思想,主张交感,反对“执一”,反对“主义”。潘光旦主张将sociology翻译为“伦理学”,可惜这一译名已另有他用。译名背后反应了他对伦和群的认识,对中国的社会思想、社会结构的思考。因此,“健全繁荣”正是潘光旦社会思想的要义。

吕文浩补充解释潘光旦提出的“人化的社会学”。潘光旦以儒家思想建构社会学理论,认为当时的社会学是见社会而不见人,他的主张是对文化决定论很好的纠偏。传统社会学重视社会制度,潘光旦强调人的独特性,关注人的自然倾向、自然需求等如何与社会因素结合。他反对混乱、偏弊,认为人应当持有综合的立场,不执著于当时思想界流行的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以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学者,应当持综合立场,客观认识社会,应当尊重民众的认识与传统习俗,如此,社会学的学识才会大量增加,才能“踏上健全与繁荣的大路”。

现场提问

提问环节讨论热烈,现场师生就潘光旦的女性观、潘光旦再建儒家的合理化表达、潘光旦对人的重新阐释等问题与两位嘉宾展开讨论。

https://www.tsinghua.edu.cn/__local/5/39/A2/C7D2FF076E6DFA54C2148065267_E8366656_3F604.jpeg

王巍主持

沙龙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主持。

嘉宾介绍

吕文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学史、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史及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等。

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社会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