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张志刚教授主讲道安经学理论及其学术启迪

4月28日晚,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主办的庆祝清华大学110周年宗教哲学系列讲座、“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系列讲座第19讲在人文楼B102室举行。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主讲《经典解释与宗教中国化:道安的佛经翻译与解释理论的学术启迪》,我院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圣凯主持,哲学系教授朱东华、博士后王坤等参与讨论。

张志刚指出,佛教的传入堪称“中外文化的首次大规模、深层次的交流互鉴”,中国佛教实乃“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典型”,因此,回溯其历程的开端,考察其先驱的创举,揭示“佛教中国化”的根由,无论就“重读中国佛教史”还是对“续写中国宗教史”,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重读东晋高僧道安( 312—385) 的“五失本”与“三不易”学说可以发现,早在“佛教中国化”之初,前者就从词语、语法、文体等方面,探索了“经典翻译的本土化、民族化”; 而后者则开示了“经典解释的难题、哲理与境界”,堪称对世界宗教经典翻译史与解释学的方法论贡献。据此可以得出结论: 道安的诸多弘法贡献首屈一指“佛经翻译与解释的中国化”,此乃“佛教中国化的基石或根基”; 而道安在经典翻译与解释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尤数“三不易的首要义理”——“经典解释的时代性原则”最值得浓彩重笔;因其既可令人深思世界宗教史的思想根源,又能令人顿悟“续写中国宗教史”的智慧灵感。

微信图片_20210505152154

圣凯在评议中指出,张志刚教授立足于宗教中国化的比较研究,将道安的汉语佛经翻译与路德的德语圣经翻译进行富有启迪的比较,为我们深入而准确地理解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提供了一把宝贵的钥匙。

在讲座的讨论环节中,与会者围绕着“从比较宗教学的视野来看,五失本之表诠三不易之遮诠中的表诠遮诠是否可被视为普遍的终极修辞模式”“五失本之表诠三不易之遮诠仅是翻译的策略还是意义的建构”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