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清华文学之夜暨朱自清文学奖(2020)颁奖典礼”在蒙民伟人文楼413多功能厅举行,活动由我院中文系和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是清华大学校庆11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邀请了20位清华大学出身的诗人、作家、导演回访校园,与清华大学师生分享他们的文学创作经验和人生感悟。17日下午举行了“清华园里的作家们——我的清华文学记忆”和“清华园里的科幻写作”两场研讨为“文学之夜”暖场;在晚上的活动中,作家们除了分享创作经验、人生感悟外,还朗诵了他们的诗作和小说片段。当晚还举行了2020年度“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
“清华文学之夜”活动现场
“清华园里的作家们——我的清华文学记忆”研讨会邀请了李朱、唐城、兰荪、姜涛、向祚铁、徐晨亮、叶扬、陆楠楠、陈瞰、钱浩、唐猛、林培源等12位诗人、作家,追忆在清华园的阅读、写作的经历,共叙文学情谊,梳理出了从1980年代迄今的清华文学脉络。1985级建筑系校友李朱、1987级水利系校友唐城、1988级水利水电系校友兰荪先后回忆了八十年代清华文学社的日常讨论活动和主办四月诗会的情景,并指出清华中文系的蓝棣之老师常年开设的诗歌课,以及邀请西川、唐晓渡、欧阳江河等诗人来课上朗诵诗作,都为校园诗歌写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989级电子系校友姜涛、1992级物理系校友向祚铁、1989级材料系校友扎西,都不约而同地回忆到文学社的诗会、刊物、壁报和喝酒谈诗的文学生活对自己的吸引和影响。他们强调,因文学而结缘的社员们在校期间亲密无间,日后成了终生好友。姜涛指出,文学社九十年代初期到中期的作品里存在着某种内敛的精神气质,有着非常强的内部能量,是这一时期文学社写作的特征。1990年代中期之后,文学社的形态和气质发生了显著变化。1995级中文系校友徐晨亮说,随着1994年第一届中文系本科生的到来,清华校园文学的资源和交流方式不再限于清华文学社的私密交往和传承,而开始趋于多元。校内BBS“水木清华”又为如更新的BBS文学提供了文学空间,推助了校内外广泛交流的网状文学生态的形成。2006级建筑系校友陈瞰、2010级中文系校友钱浩、2013级中文系校友唐猛、2015级中文系校友林培源等人,回忆到千禧年之后文学社再开新局、重新出发的情况。现任文学社社长、2015级电子系的李长远同学也介绍了目前文学社的现状。
“我的清华文学记忆”研讨会活动现场
“我的清华文学记忆”研讨会活动现场
嘉宾合影
“清华园里的科幻写作”研讨会邀请了潘海天、江波、查杉、梁旋、郝景芳、陈梓钧、修新羽、宋婷等8位科幻创作领域优秀的校友作家、导演参加,活动由科幻作家贾立元主持。围绕清华记忆、成长经验与走上科幻创作道路的心路历程等话题,8位嘉宾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科幻作家们按照入学顺序讲述了自己与科幻结缘的历程,回顾了对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课程,从“科幻文学创作”“人类学导论”到“天文学导论”“高等代数”“热工基础”“四大力学”……类别各异的课程名与嘉宾的讲述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2002年入学清华物理系的校友、科幻作家郝景芳谈到,学习“四大力学”的过程非常艰难,了解其中蕴含的认识、思维方式后,却像穿过隧道到了另一个世界。多位作家表示,对于课程内容的具体记忆可能有所模糊,但获得的知识与经验能够融入认知、启发创作,帮助自己找到愿意持续学习甚至展开创造的领域。作家们也谈及创作上曾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回顾了理想受挫、与压力对抗的经历,也衷心寄望和鼓励同学们找到内心的热爱,在外部压力面前调整心态,以勇气和信念坚持自我。
“清华园里的科幻写作”研讨会活动现场
“清华园里的科幻写作”研讨会
会后同学们与校友作家深入交流
晚上,“清华文学之夜暨朱自清文学奖(2020)颁奖典礼”在人文楼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君、日新书院院长王中忱、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贾立元分别致辞。彭刚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清华师生热爱文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在文学写作上取得的成绩,并指出这与清华大学的精神传统、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精神世界、充沛的想象力和行动力是一致的。
为鼓励清华学子关注当代社会生活,激发文学爱好者的创作与批评热情,清华大学中文系于2004年设立了“朱自清文学奖”,该奖面向所有清华在校生征稿,迄今已举办了六届(2004、2007、2009、2015、2018、2020)。自2017年起,中文系和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合办文学奖。此次“朱自清文学奖”采取了主题征文的形式,征文主题为“疫情下的人文省思”,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鼓励奖4名。人文学院何青翰的作品《未尽的生活——在美国疫中的笔记》获得一等奖。
彭刚致辞
王中忱为一等奖获得者何青翰颁奖
颁奖嘉宾和文学奖获奖者合影
随后,诗人、作家先后上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文学心得并朗诵自己的文学作品。出席活动的20位诗人和作家最早的毕业于1980年代,最晚的去年还是清华园里的学生。他们的院系分布非常广泛,包括中文、哲学、物理、建筑、水利、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热能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航天航空等院系。诗人李朱、唐城、兰荪分别朗诵了各自的诗作《哭泣的男人》《无忧岛》《诗歌给了我尊严》。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认为自己和文学社的朋友开始写诗受诗人海子的影响很大,自己的写作方式虽然和海子不同,但很可能一直存在于与海子的对话关系之中,之后朗诵了自己入藏旅行、想到海子的一首诗《人类之诗》。向祚铁、郝景芳、修新羽等小说家、科幻作家也朗诵了其新作的片断。最后,中文系教授、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顾问陈国平总结发言。
“清华文学之夜”活动合影
清华大学具有深厚的人文和文学传统。1921年11月闻一多、朱湘、孙大雨、饶孟侃等组织成立清华文学社,自那以后从清华园走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诗人、作家和文学研究者,为新文学的奠基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新时期以来,清华园内的文学活动呼应着校园内外的文化和思想解放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涌现了许多在校园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创作者,为清华文学增添了新的华彩篇章。
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2020)获奖名单
一等奖
《未尽的生活——在美国疫中的笔记》
人文学院 何青翰
二等奖
《何以超克数字治理时代的自我宰制》
人文学院 张瀚文 谢廷玉
《鄂西小镇》
人文学院 胡蓉蓉
三等奖
《后疫情时代与被重新定义的“正常” 》
人文学院 高晗
《<七律二首·送瘟神>再读:理解路径、瘟神意指与“华佗”、“舜尧”的道路之辨》
人文学院 李立敏
《在武汉,在家》
人文学院 刘诗璇
鼓励奖
《在2020年“觉醒” 》 人文学院 何沐霏
《路过生死场》 生命学院 林希颖
《逝物录》 致理书院 朱文涵
《受害者有罪吗?》 人文学院 马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