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在六教,我院历史系教授、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所执行所长王奇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俄罗斯民族性与中俄关系发展历程”为题,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详细解读中俄两国四百余年的关系发展历程。
王奇作演讲
王奇指出此次讲座的三个核心问题,即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历史与现实”、俄罗斯的东西方观与中俄关系、俄罗斯民族三要素与中俄关系。王奇将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即17世纪、18至19世纪、20世纪至今。她指出,两国交往始于1618年伊万·裴特林(Иван Петлин)使华,向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呈报告并附中国地图以及明神宗万历皇帝国书。从1714年起,俄国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团。东正教来华使团与其他传教机构相比,在持续200年的历史中基本没有履行传教的职能,但是在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功不可没。
伊万·裴特林笔下的中国印象
王奇指出,早期的中俄文化交流几乎是单向的,主要表现为在俄国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译介和接受。中国接受并学习俄苏文化肇始于20世纪初。“五四”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强烈地认同俄苏文化中蕴含着鲜明的民主意识、人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进而介绍并学习俄苏文化。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是真正平等的双边关系,中俄元首外交引领,双方都将发展与对方的关系定位为各自本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彰显中俄关系的高水平与特殊性。
讲座现场
王奇指出,俄国因地缘因素,一直处于东西方的归属困境之中。她认为,俄国人以其族缘和历史,牢固地同欧洲联系在一起,也同亚洲联系在一起。“东西方”选择一以贯之,其核心是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全球化与孤立主义等关系。
王奇以乌瓦罗夫(曾于1833-1849年任俄国国民教育大臣)提出的官方民族理论,阐释了俄罗斯民族三要素,即东正教、专制政体、民族性。她认为,在全球视域下审视中俄关系,中-俄“近”、俄-美“远”、中-美“远”的格局短期内不易改变。
最后,王奇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回顾中俄双边关系四百余年的历史,旨在从总结中俄关系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汲取历史智慧,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创未来,进一步造福于两国人民。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王奇回答了现场听众关于中俄史学界的相互研究状况、俄罗斯民族性格等问题。
学生提问
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世界史系列专场第七讲,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蔡文鹏副教授主持并点评。
蔡文鹏主持
相关链接:
王奇,(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历史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学士,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博士;2015年获国立俄罗斯交通大学荣誉博士学衔及荣誉教授;同时被多家俄罗斯知名学府、学术机构聘为客座教授。2011年任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所执行所长,主持多项中俄双边纵向、横向科研课题,2018年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国东方学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主要研究领域为俄国史、中俄关系史。近十年来撰写著作、论文多以中俄文双语形式发表,主编中俄文版《中俄战略伙伴对话》系列丛书3卷,发表专著、合著、论文、译文百余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