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任课教师:袁先欣
授课对象:本科生
今年春季学期是我走上讲台的第三年,也是从教以来教学任务最重的一个学期,有两门3学分的课,一个学期上96学时,并且适逢新冠疫情爆发,全校的教学转移到线上进行。可能因为从教经历不长,我还比较适应从课堂到线上的转变,仅仅在最初经历了软件方面的一些困难(家里的mac电脑无法安装雨课堂,装的双系统又不太稳定,因而重装了几次电脑)。所幸家里的电脑硬件还不错,自带的麦克风和摄像头也堪用,为我省去了许多添置额外装备的麻烦。虽然个人比较喜欢雨课堂的弹幕功能,但是考虑到两门课都是小班教学,有较大的阅读量和讨论需求,经过测试,我还是和同学们确定下来主要通过腾讯会议上课。
我主要采取腾讯会议ppt投屏+声音讲解的方式,这样做有几点考虑:首先,线上授课最主要的问题是要保证连线通畅,不开摄像头可以给同学们节约些流量,尽可能地保障声音的连续;其次,线上教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复制课堂,特殊时期,老师们当然要按照平时的标准备好课,但在上课时,也可以相应地给同学们减轻一点压力,我相信以清华同学们的勤奋好学,一定会尽己所能完成学业任务。
我感觉在线上课和以往学期没有特别大的不同。我通过腾讯会议将授课ppt投屏(点击ppt的阅读模式,既可以播放动画,又无需占用电脑全屏),在ppt窗口侧边打开微信课程群窗口和腾讯会议的聊天窗口,甚至上课时偶尔想起来的一些材料,也可以临时打开查看。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会直接在聊天窗口中反馈,比较复杂的问题同学们会打开自己的话筒或举手回答。如果有什么变化的话,那么就是教师会设置半岛线上官网的提问和讨论环节,同时我也感觉同学们大概是因为都在线上、互相看不到,反而能更大胆地畅所欲言。或许今天的大学生确实是成长在互联网上的一代,线上教学似乎给了他们更大的舒适感和自由度。此外,可能因为大家都困居家中,也不像平时在学校还有很多学习之外的琐事要处理,所以感觉今年大家的阅读和讨论热情似乎比往年高,能认真去读书的同学似乎比往年多。
我始终觉得,无论技术手段如何变化,课程质量永远是一门课的核心。因此今年在备课上,跟以往的投入度是一样的。我之前主要也是在家里工作,所以除了图书馆闭馆造成的资料查阅上的困难,其它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在资料查阅方面,图书馆负责人文社科的任平老师以及课程助教都提供了很多帮助,找到一些必要资料的电子版或帮忙在图书馆的教参系统中上线,对此我深表感谢。
第一次上课时,因为感觉在家里的书房欠缺讲台上面对同学的紧张感,我特别把工作台升起来,站着讲了3节课。后来适应了,就改为坐着。在家上课时,家里人为了不打扰我,每次上课都主动避开书房到卧室,只有家里的猫偶尔会来蹭一蹭或者咬咬我的脚脖子。在这里也要深深感谢家人的支持。
我想,教育大概永远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事业。同学们通过这门课获得了多少知识固然是一方面,网线后面的、分散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也许要应对非常不同的状况和问题,这也是需要老师们时时提醒自己的。我希望清华园的全体师生都能克服这一场大困境,健康、平安地回到园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