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5日,“《数字人文》创刊仪式暨数字人文工作坊”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数字人文》由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创办,是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数字人文刊物,旨在为正在蓬勃兴起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发表园地和公共平台。编委会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编委会主任兼主编、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来自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巴克内尔大学、麦吉尔大学、莱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清华大学和各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出版传媒机构的领导和专家120多人出席了活动。
我院中文系教授、《数字人文》主编刘石介绍了刊物的缘起和筹备过程。作为与大数据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负责人,他和项目团队意识到数字人文是充满希望的研究领域,于是发愿创办这样一份刊物。刊物取大人文观,即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新闻、法学、管理等多学科,发表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成果及相关资讯。刊物持全球视野,侧重中文世界的数字人文研究,同时关注不同语言、文化和地域的数字人文研究。
彭刚讲话
彭刚指出人文需要“日新”,清华大学从上世纪国学院时代起就有利用计量等新方法进行文史研究的先行之举。新科技方法和手段的介入会使传统人文丰富的生命力得到更充分的呈现,“数字人文”方兴未艾,值得重视和支持。但他又认为人文的日新不会与人文传统割裂,由传统人文学者担纲主编,不会让人文学科中最值得珍视的内核面目全非。
在出版界享有盛誉的中华书局近年来走在古籍数字化的前沿,总编辑顾青认为,数字人文代表了未来的方向,随着数字方法的普及,可能出现“不数字,无人文”。中华书局将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好刊物,联手促进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领导向《数字人文》的创刊致贺,并从三大体系建设的高度肯定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给人文学术带来新的增长点。
刊物顾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中清在仪式上致辞。作为人文学院重点支持的工作,院党委书记孙明君主持仪式,院长万俊人在仪式上致辞。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顾问李中清教授指出,以往的理工科以发现为主,人文以解释为主,而数字人文把“发现”带到了人文学界。他认为当前国内数字人文还没有真正地和人文学界联系起来,期待未来几年数字人文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在学界形成大分流。万俊人称《数字人文》的诞生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的一件大事,也契合邱勇校长提出的清华应当“更人文”的要求。在哲学史上数字和人文一开始就是孪生兄妹,大陆第一家数字人文刊物在清华大学落地,将促进人文与数字再次结合,期待《数字人文》对促进整个人文学科的研究发挥更大作用。
彭刚、顾青为顾问和编委代表颁发了证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数字人文》主编孙茂松等专家做主题报告。
孙茂松指出,当前的人工智能面临很多问题和局限,需要人的帮助,人文学者可以在数字化文献中建立关联,让数据活起来。为了能让计算机更好地帮助人文学者,人文研究范式也应该有所调整,比如可以降低对数据精确度的要求,通过抽样控制让误差在一定比例之内,统计意义即可。最后,他还强调了数据开放的重要性。台湾大学项洁教授指出,早期的数据库的使用没有超越“检索”,检索时假设文献之间是没有关联的,而人文学者不仅需要找到东西,还要找出文献之间的脉络关系,于是开发出文本分析和可视化工具,从检索系统转变为分析系统,台大数位人文中心已经建成多个古籍和史料分析系统,并向全球使用者开放。他还针对数位人文研究中的一些议题,如数据的不完美、使用者错觉、阐释的难度等提出了对策。麦吉尔大学方秀洁教授介绍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等七家图书馆合作开发的明清妇女数据库,并从对前现代妇女著作重视程度、学者数字化技能水平等角度,解释了该数据库中国地区用户相对较少的原因。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介绍了汉魏六朝编年地图平台,指出该平台具有数据更完整、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强大、使用更便捷等优势《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指出,数字人文的价值和前景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数字人文成为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附庸,并促进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培育,而专业刊物是构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力量。武汉大学王晓光教授提出了面向人文学术的中文开放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倡议,指出研究基础设施是科研重大创新的关键和数字人文持续发展的关键。他认为数据资源体系需要完成从电子文献数据库到专题数据库、再到智慧数据的升级,智慧数据建设的基本路径包括电子文本的语义增强、关联数据发布、领域知识图谱建设等。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对数字人文的学科属性问题做了探讨,如国内数字人文研究领域存在图情界一家独大等不平衡局面,DH究竟是单数还是复数,数字人文应该是学科、专业或是领域,数字人文与理论的关系等,最后倡议数字人文研究者应该在“大帐篷底下和谐共处”。南京大学陈静副教授倡导在比较视野下探索中国数字人文的发展路径,即复数的数字人文。后发的中国数字人文研究应当参照西方经验,发现中国语境中数字人文核心问题,建立中国本土化的数字人文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她认为数字人文近年在中国越来越被重视,却没有引起在西方语境中那种争议,这不是中国语境对数字人文更加宽容,而是数字人文在中国没有遭遇欧美那样强大的反思传统。然而,要想对技术具有真正的反思的能力,其前提仍然是先要提高中国人文学者的科学素养。
在接下来的专题报告中,台湾中山大学简锦松教授通过唐代秦岭驿路的数字化再现,对《南山诗》等作品进行验证和诠释;莱顿大学魏希德教授以历史研究中对MARKUS等工具的运用为例,讨论了数字人文研究面临的重要转折和挑战;南京大学王涛教授以口述史分析平台为例,阐述了数字人文从个案研究到平台建构的发展趋势;巴克内尔大学陈松副教授以利用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的研究为例,讨论了“大数据”与“深文本”的问题;台湾政治大学郑文惠教授讨论了研究型数据库与数位人文研究,介绍了数位人文与传统文史研究在方法和范式上的差异;《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朱剑编审指出技术导致颠覆性变化的模式,通常是使用者提出需求,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撑并付诸实施,新的研究范式和新媒介的出现都需要相应的载体;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苏真认为数字人文并非属于欧洲或北美,而是全球化的知识范式,中国在其中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北京大学王军教授介绍了国际数字人文的进展,并借助调查数据分析了年轻人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和使用习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郑永晓研究员介绍了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古籍辨伪学,并呼唤为传统人文学者开发半岛线上官网的工具;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讨论了智慧数据需要的条件和面临的问题,如结构化数据少、在学科归属和评价中的困境、管理的无序等;北京大学图书馆聂华馆员认为,图书馆应在数字人文新视野中创新服务,在普及数字人文信息服务、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构交流平台等方面做出贡献;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陈定家研究员从互文性视角讨论了文艺生产的通变规则;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所长尹小林介绍了《国学宝典》的学术应用。
刘石与包弼德为入选未来学者论坛的年轻学者颁发证书
创刊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编委会和数字人文工作坊。《数字人文》顾问、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在工作坊开幕式上作讲演,介绍了数字人文研究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并对《数字人文》办刊给出中肯建议,认为刊物内容应包含研究文章和平台与数据库的介绍,并建立数据储存和发布的平台。工作坊分为三个平行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发表了报告并进行了评议和讨论,论坛中还设置了针对年轻学者的“未来学者”专场,刘石与包弼德为入选未来学者论坛的年轻学者颁发了证书。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此次活动汇聚了全球数字人文领域的诸多重要学者和主要机构的代表人物,是华文数字人文研究界的一次盛会。学者们就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包括如何处理数字人文与传统人文研究的关系或技术与人文的关系,数字人文的定位、学科归属和学术评价处境,数字人文各种工具、平台的开发运用及研究实践,中国学者如何在数字人文的全球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等。与会者对《数字人文》在未来数字人文学术平台建构和教育科研中的作用寄予厚望,并给与了诸多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