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中华礼仪教育”启动典礼暨专题讲座于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举行。本次活动由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冯燊均国学基金会联合主办,香港教育工作者联合会、新界校长会、香港岛校长联会等23家单位协办,并获得来自香港、内地数十家单位的鼎力支持。
启动仪式上,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发布了《中华基本礼仪》教学视频,受到典礼嘉宾的一致好评。该视频将近期同步在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清华大学视频网、清华大学电视台、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礼学研究中心自媒体及各相关平台上线。
7月9日、12日进行礼仪教育工作坊,由清华大学经学研究院团队进行第一期习养课程授课,并由八所先导学校分享礼仪教育计划。
孩子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的熏染和影响,推动礼仪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习诚敬谦和,由外而内,内化于心,从而培养良好品行,其意义与影响极其深远。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礼学中心于2018、2019年编写,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礼乐文明教程》、《初中生礼乐文明教程》两册教材,目前已授权香港教育传媒出版发行繁体字版,并更名为《礼乐文明教育初级篇》、《礼乐文明教育中级篇》。
本次活动主办方将为参会香港学校提供适量教材,学校也可按实际推行情况订购,我们期望透过推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和影响,建立良好行为及价值观,终身受用。
联合主办单位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邓立光主任于启动典礼上致辞并表示:“礼仪本身是包含着文化价值的,能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涵养,而不止于外在的威仪。学习传统经典并了解传统文化,最终还是要在生活中表现出这种文化价值,才是真正有中华文化修养的人,而中华礼仪就是这些价值的载体。”
联合主办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经学院院长彭林教授致辞提及:“今天,我们在改革开放建设经济特区的发轫地,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大湾区制定具有中华特色的礼仪教育规范,以敦厚尊老、敬长、孝亲、爱友的伦理关系为基本要求,以追求社会的友善、和谐、有序、高雅为基本内涵,从儿童抓起 ,在全社会推广,把礼作为移风易俗、提升民众素质的抓手,脚踏实地地打造礼仪教育特区,重振中华礼仪之邦的形象。”
联合主办方冯燊均国学基金会秘书长鮑俊萍女士表示:“中华礼仪教育除了在幼小中学推广,令学子受用之外,亦在社区发动,透过教育团体、文化团体、宗教团体、妇女团体等去推动,期望我们的社会,包括大湾区以至全中国,人人以礼相待,以诚相对,使礼仪之邦的美名得以落实。”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赖品超教授表示:“中华礼仪教育能彰显我们中文大学的精神……我们的校训是‘ 博文约礼’,说明了礼的重要性。一个人的知识要通过礼的实践才得以巩固,成为属于自己生命的东西。”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刘建丰副部长亦出席见证了仪式,并致辞表示,香港的学校往往有半岛线上官网的社会资源,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中华礼仪教育,具备了非常好的社会氛围和客观条件。有校长、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有国学中心和冯燊均基金会的大力推广和支持,相信中华礼仪教育必定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彭林教授做了专题讲座,席上嘉宾包括大湾区九市教育局代表、香港区各协办及支持单位代表、活动顾问、先导学校顾问、先导学校代表等各与会嘉宾踊跃参与讨论,希望为大湾区中华礼仪教育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