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人文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历史系主任侯旭东:日常中成就自我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老师们:

上午好!作为教师代表,为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奉上几句心里话。2019年7月,对各位同学来说,注定是个特殊的月份。未来这个月份会和清华大学一起,反复出现在各位填写的表格中,刻画在各自的记忆中。此刻的荣光背后是无数日子的付出。每位的人生中都有不少这样的重要时刻:出生、上学、毕业、结婚、工作、晋职,等等,这些将铺排成个人履历中的亮点,联结这些高光时刻的,是朝九晚五、三点一线的寻常岁日,是青灯黄卷、焚膏继晷的苦读。这样的日子太多、太过平常,已无从分辨,请不要轻忽它们。我想分享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把握好每一天,在日常中成就自我。

“日常”也许太过日常,没有人仔细考察过它的来历和意涵。“日常”作为表达,是中古汉译佛经带给东土的馈赠,也和佛教倡导的修行实践难解难分,最早的用法是“日日常”加动词。日常并非随遇而安的过日子,是带有特定目标的反复实践,是在循环往复的生活与工作中实现解放。

各位同学,过去几年的清华园生活紧张而充实,却未必尽如人意。有的同学,为没有找到硕士导师而苦恼;有的同学,因学业压力影响了身体;有的同学,酷爱哲学,却因琐事上的争执,失去了保研的资格,转入职场;有的同学,找到自己的真爱,开始投身金融学、电影学、戏剧学、统计学或信息科学;转战职场的同学,或是在腾讯公司996,或是去重庆棋院,或是去银行、报社;还有的远赴福州、上海,在新的校园里开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无论身处何方,迎接我们的将是大量琐琐碎碎、反反复复的例行工作,这是人生的常态,希望各位能有清醒的意识,并在其中磨练自己,于日常中铸造不凡。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近看到一篇网文,谈美国甲骨文公司中国区裁员。900名中国员工被裁,不少曾是清华的高材生,也有众多名校海归。多年养尊处优,工作缺乏挑战,待遇优厚,甲骨文公司甚至被北京业内人士定性为“北京最大、福利最好的养老院”,被裁后多数员工已难以在其他软件公司找到工作。文章结尾说“他们在享受甲骨文所提供优越待遇下,完全放弃了自己,当公司放弃了他们,其实这些人已经‘废’了”。(《甲骨文公司900名员工遭裁员 圈内人士:不值得同情 咎由自取》)

令人扼腕的报道。高度竞争的外部世界,须长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一时安逸而放弃理想和追求。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世界就不会抛弃自己。被裁的员工如此,大家也是如此。

说到电脑,数字人文最近很火,AI将带给我们许多新挑战。未来面临的不止是人与人之间的职场竞争、专业竞争,还将遭遇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博弈,机器将会自主学习,它们不仅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会作诗,也会编写新闻、翻译外文资料、标点古籍……,不少旧职业可能会消失,也会催生不少新行业,各位将如何应对?是未来交给我们的一道考题,希望大家能在与人工智能的竞争中赢得胜利。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才是不败的王道。

眼光、能力与知识之外,同样需要加强人格的修养: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修德成仁,知行合一。不断从人类文明的宝库、从伟大的灵魂中汲取教训、智慧与力量。鉴往知来,明辨是非。个人的奋斗只有汇入人类发展的洪流,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实并非理想的伊甸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只有社会美好了,每个人才能持久地享受幸福生活。

我常和同学们说,人最大的敌人实际是自己,包括自己的无知与知。无知妨碍自己前行,自不待言。如无自觉,知亦会成为前进的包袱。“知”与“无知”相依而生,若无法将“知”相对化,以所知裁断一切,会沦为“知”的奴隶,重蹈坐井观天的悲剧。我们的所知,包括思维方式,还有思考使用的抽象大词,若不能在对照中体察其局限,会阻碍我们心灵的成长。我们获得的只是智慧海洋中的几滴水,只有不断反思追问,跨越界限,超越过去的自己,才能减少偏与蔽,开启更为广阔而多元的未来,领略更为丰富而精彩的世界。

未来的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各位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困难与收获并存,艰辛与幸福同在,预祝各位不忘初心、不忘母校与老师的期望,且行且思,成就自己,造福人类。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