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在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同厅,香港历史博物馆原总馆长、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做客新人文讲座,以“香港华人社会的形成——从开埠到东华医院的创立”为题,借助丰富的文献与图像资料,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讲解了香港华人社会形成的历史。
演讲人丁新豹
讲座现场
丁新豹首先介绍了香港开埠之前与开埠初期华人社会的情形。香港原属新安县,在英国人于1841年登陆之前,香港岛上已经有中国人活动的痕迹,其住民包括渔民、佃农、小商户和从九龙渡海而来的石匠等,因此维多利亚女王将香港称为“不毛之地”的说法并不准确。英国人于1842年始主要围绕香港北部、临近维多利亚湾一带的地区进行开发,上市场、下市场等华人社区相继形成。丁新豹指出,在当时的上市场,男性远多于女性,是以单身男性为主的社区。后来,由于上市场秩序较差且临近洋人居住区,港府将此区的华人迁往太平山街一带,称为“中市场”,太平山街由此成为全港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后来的东华医院,也是在这一区域成立的。之后,西营盘、湾仔等地也逐渐发展起来。
接下来,丁新豹分析了华人社会的组织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庙宇为中心的街坊组织。在香港,位于太平山的文武庙,是中上环华人聚会之处,也是华人社区的核心。文武庙崇拜文昌大帝与武圣关帝,并设有用于启蒙教育的义学,华人领袖聚会的公所,以及定期组织活动的盂兰公所。文武庙还具有商业仲裁、接待内地官员、捐官等多项功能,成为本地华人非正式的管治机构,以及香港华人与广州官府的非官方联系组织。其他华人社区也存在这种情形,比如湾仔地区就是以北帝庙、华陀庙等庙宇为中心的。此外,华人组织还包括以地缘、血缘、业缘为扭带的组织,包括按籍贯划分的会馆、姓氏的宗亲会和行业工会等。
丁新豹随后讲解了华人菁英的崛起。开埠初期的华人多为下层人士,被认为缺少“尊贵的华人”。到了一八五零年代,由于盗贼蜂起、土客之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因素,导致广东地区局势动荡,很多豪商富贾迁至香港,促成了香港华人菁英的形成。在一八六零年代,香港的商业贸易有长足发展。买办及南北行或金山庄的商人崛起,改变了香港缺少“尊贵华人”的印象。丁新豹介绍说,当时商人领袖主要有三类人,一类是买办家族;一类是经营南洋生意的南北商行的家族;以及从事北美生意的家族。
最后,丁新豹介绍了东华医院的成立及其社会作用。在当时的香港,华人生病很少到公立医院求医,而实际上承担医疗功能的义祠卫生条件极差。这一事实被记者曝光之后,时任港督麦当奴同意华人成立中医院,东华医院就此成立。东华医院的成立是华人社会发展的里程碑。它是在香港已冒出一批华人菁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取代了文武庙原来的大部份功能。东华医院基本上是由商人组成的机构,它的主席、总理等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当时商界各行各业的翘楚,并且还与海内外华人商界人士直至有影响力的外国商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东华医院参与了诸多慈善事业,与广州、南洋等地的慈善机构密切合作,并且还参与了山西旱灾、广东水灾的赈灾工作,受到光绪皇帝、山西巡抚曾国荃等的表彰。东华医院有比较健全的的管理规章与模式,也推广到了诸多海外的华人医院,是海内外华人医院的楷模。
在演讲之后的互动环节,丁新豹就商人捐款的动机、东华医院由谁主导、以及东华医院的业务模式及其独特之处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
学生提问
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九)“文学与人生”的第六讲,也是“中国文明”暑期课程与“感知香港文化”实践活动的前奏,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历史系程钢副教授主持并点评。
链接:
丁新豹,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席教授及名誉高级研究员。1974-1979年获香港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89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1988-2007年任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总馆长。2007-至今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及名誉高级研究员、香港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等。研究范围包括 : 香港华人社会史、孙中山与香港、近代澳门及广州、东南亚华侨史等。出版了多本有关著作, 其中《善与人同: 与香港同步成长的东华三院》及《香江有幸埋忠骨: 长眠香港与辛亥革命有关人物》分别荣获第四届及第五届「香港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