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系列讲座”第九讲在新斋154举办,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作题为“信仰观念的展开及其方法论意义”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哲学系圣凯教授支持。
程乐松以“历史与宗教:信仰的不可化约性及其观念支撑”“观念与概念:观念史的论域”“道教观念史例释:‘鬼’的观念与社会话语变迁”三个主题破题,对历史学的观念史研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程乐松反驳了从黑格尔以来逻辑与历史统一,客观化的研究范式,认为历史研究需要关注历史的丰富性、活的信仰与历史人物的主体性。这种历史研究需要研究者的想象力。程乐松提出不可化约的原则,认为宗教信仰者的行为不可以被化约为信仰以外的动机。程乐松还认为,历史视角需要同情理解的基本立场,对古人的选择和理解的做一理性化的理解。宗教史的宗旨为活的精神史前提下的社会史与个体史,个体精神史先于文本表达史。也就是以个体解放制度,以观念拯救历史。
在“观念与概念:观念史的论域”这一主题中,程乐松认为历史事实、观念与概念三者有所不同。历史事实是可被观察的历史事实与现实行为。概念是理性思维与抽象的后果,乃至本体性的对象。而观念是常识、语汇、联想、文化记忆、动因,是动机抑或生活秩序、价值体系,是行动与活的观念。概念是清晰的,不能有矛盾的;观念是相对模糊的,允许矛盾存在。程乐松援引了狄尔泰、亚瑟·洛夫乔伊、以赛亚·柏林、保罗·利科等研究观念史的前辈学者的论述,说明了观念史方法是如何成立的。
在“‘鬼’的观念与社会话语变迁”这一主题中,程乐松说明了以观念史视角研究道教信仰的具体方法。程乐松认为,道教观念史研究有三个层次:旨趣、观念与体系化。理解道教的出发点不是体系化了的理论和思想,而是从观念的选取与改造中理解不变的旨趣以及在实践中面对的现实信仰需求,通过观念的变迁及整合理解从旨趣到实践之间的内在脉络。在理解作为整体的道教传统时,需要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其一是道教信仰的旨趣和基本课题,其二是从信仰旨趣到实践体系的桥梁和跨越,其三则是理解道教信仰体系在观念集合和体系化的观念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一方面理解这些观念在道教之外的信仰和思想语境中的形成史和语义结构,另一方面则尝试以典型案例和文本分析的方式理解道教整合、融汇和改造特定观念的模式,并从中理解道教信仰的独特性,以及道教信仰不断适应和融入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语境中的基本路径。程乐松以“鬼”这一观念为例,展示了观念史研究的具体成果。
最后,程乐松说明了观念史的总结方法论意义,提出了以观念史为核心,重新建构具有宗教性的宗教学研究这一设想。
讲座结束后,圣凯对讲座的价值与意义做了总结,认为在观念史研究中,观念的矛盾、观念的动态与观念的丰富性是几大难题,程乐松的观念史方法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路径。圣凯还提出,不同宗教的观念史研究应该互相交流借鉴,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场域。
讲座最后,程乐松就本次讲座的主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