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马克思论坛第四十七期举办

4月19日下午,由我院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清华大学马克思论坛第47期在新斋105会议室举行。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朱学平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批判哲学的起源”的学术报告。论坛由我院哲学系副教授陈浩主持,哲学系教授、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担任评论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峰明教授、王贵贤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博士后周阳等来自校内外的2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马克思批判哲学的起源何在?朱学平在梳理黑格尔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基本看法、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相关论述后认为,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批判哲学建立在对鲍威尔的理论批判和切什考夫斯基的实践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之上。切氏的实践批判通过将意志、行动概念纳入历史哲学,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鲍威尔的批判则在理论上突破了黑格尔体系,将其改造为主体化、人学化的、面向未来的哲学;鲍威尔之不足在于忽视了哲学的实践维度。马克思巧妙地融二人的批判于一炉,取彼之长,补此之短,构建出自身的批判哲学。

质言之,马克思在接纳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同时,将实践维度融入其中,使实践与理论并列,成为哲学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最早的批判哲学即随之建立。在这种批判哲学的视域下,哲学史是哲人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交替上升、交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历史,哲人(包括理论哲人和实践哲人)构成了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中心和枢轴。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集大成的理论哲人担负着整理过往全部哲学历史(包括理论史和实践史)的使命,其所形成的哲学观念并不只是历史的追思与总结,也是批判现实、创造未来的行动指南;后体系时代哲人的使命是实现体系哲学的世界化、创建新时代。由此,马克思便从其批判哲学的全新观念出发重新界定了哲学与历史的关系,将历史发展的重心从黑格尔的精神挪到了哲人的活动上面,实现了哲学从思辨形而上学到人学的初步改造,并由此出发规定了自己作为实践哲人的根本使命。

韩立新在点评过程中,向朱学平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将黑格尔的体系用理论和实践进行划分的做法是否合适?第二,将鲍威尔(理论批判)和切什考夫斯基(实践批判)彻底分开的做法是否准确? 第三,马克思的批判概念在早期和晚期是否一致?

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就其他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