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格非做客新人文讲座系列十九首讲 阐释意见与文学

3月14日下午在六教,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第十九个主题即“文学与人生”拉开帷幕。当代实力派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格非(刘勇)教授应邀以“意见与文学”为主题,为到场的两百余名师生阐释了在当代文学及文学创作者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演讲人格非(刘勇)教授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格非指出,演讲题目的“意见”特指我们每个人的看法、见解、政治立场,包括舆论、观点、观念等内容。他通过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的对比,认为当下可谓“意见泛滥的时代”。中外传统社会中,能够有资格表达意见的人大多是具有社会地位的精英,而且传播意见的渠道比较闭塞、狭窄,发表意见时受到“传统”或“历史主体”的严格制约。随着宗教衰落、科学进步、启蒙思想传播、媒体形式发达,中产阶级兴起,发表意见的权利逐渐转移到普通人手里。而近几年网络媒体迅猛发展,以致几乎每个人都在发表意见,并享有畅通的公众传播渠道。

接下来,格非集中阐述了在上述背景下个人、社会、文化的困境。首先,个人与社会观念的出现,这与意见表达权利转移到普通人手中同期发生,对个人的认知带来影响。个人的对立面是社会,而社会是以“他人”为主体构成的错综复杂的集合。这种对立导致了以下几个后果:首先是个人的观点和意见,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他人”的包围、影响和干预;其次,个人的价值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再者,社会或他人对个体的影响,往往是通过文化完成的。文化造就时尚和时趋,并要求个人的观点与其保持一致。因此,现代社会的个人一旦出现,往往就处在孤独之中。在今天已不存在单纯的事物,社会现实已经高度文化化了。文化不仅产生时尚,同时也在制造并不断催生新的欲望。周遭一切事物之上,均覆盖着大量的观念和意见,作为一名文学写作者,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对文化加以警惕和反思,以便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我们普遍被这样的意见包围时,文学该怎么办?格非指出,文学也是一种意见表达,但文学表述意见必须经过两个中介,其一是隐喻,文学表达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常常超过了作者要表达的限度,因此文学在今日世界仍然很重要;其二是个人生活经验。人之所以不可取代,是因为每个人的生存经验和感受不同。但因为日常生活经验受到了太多意见的控制、污染和覆盖,很多人直接放弃了对自身生活经验和感受的沉思,只在意见的范围里打转。一旦取消了独特的个人经验和感受,文学就消失了,就是在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一切写作最终目的是为了抵达自己的生存经验。格非勉励在座听众,要想办法回到事情本身,回到对事物独特的感知、观察和思考上去,而不是在外围被观念、意见、话语所裹挟。章学诚所说的“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忽人之所谨”,在今天对我们仍然是很重要的提醒。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格非还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踊跃积极。

学生提问

本场讲座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主持并点评。

主持人王巍

链接:格非,原名刘勇,(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中文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他是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学者型作家,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以及“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中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多部。曾获得“2014年老舍文学奖”、“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第一名、2015年以其“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链接: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九):文学与人生简介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于2005年4月拉开帷幕,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八个主题系列,共计四百余场。自2008年9月起,该系列讲座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主体部分以必修学分的形式列入清华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自2015年9月起调整为选修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之一。

文学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表征,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之一,是人们汲取优秀文化的源泉之一,是不同时代人生的表现之一,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文学深深融入民众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启迪。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我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吴宓先生苦心经营十余年写成《文学与人生》讲义,阐释了人生的意义、文人的道德、文学的本质和艺术创作的规律。

《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九)将以“文学与人生”为主题,广邀校内外知名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理论视角、不同分析层面,深入阐释文学与人生的关联性,引导清华学子领略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感悟文学之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从而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自觉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引领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