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李伟昉主讲“古典情结与浪漫精神:论梁实秋与莎士比亚”

12月9日上午,河南大学教授李伟昉应外文系生安锋教授之邀,在文南楼204会议室做了题为“古典情结与浪漫精神:论梁实秋与莎士比亚”的精彩学术报告,讲述了具有古典情结的梁实秋缘何对充满浪漫精神的莎士比亚情有独钟。

李伟昉首先讲述了做比较文学研究的两种方法,即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李伟昉的博士论文有关哥特文学和六朝志怪小说,是从平行研究的角度来开展的,博士后的研究方向是梁实秋莎评研究,则是从影响研究入手。

李伟昉指出,在国内学术界,一度把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集作为首个莎剧译本。由于某些意识形态因素和时代背景,在台湾出版的梁实秋莎士比亚译本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李伟昉认为,如今我们重新公认梁实秋译本是中国莎剧翻译的先河,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解读莎士比亚作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李伟昉接着从外因和内因的角度讲述了梁实秋缘何对莎士比亚如此挚爱。外因有四。首先是胡适先生对梁实秋的影响。“胡适先生虽长我十一岁,我每提他,必称先生”。由此可以看出梁实秋对胡适先生的尊崇之情。胡适先生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更是影响了梁实秋先生的学术风格。胡适先生积极倡导莎士比亚的翻译,并且非常关注梁实秋的莎译进展,同时也是梁实秋莎译的赞助商,这是梁实秋莎译十分重要的外因。第二个外因是梁实秋父亲对其的言传身教。其父有言,“一定要翻译完莎士比亚。”梁实秋后来写到,“我闻命,不敢忘。”由此可见其父对其影响之深切。第三是梁实秋妻子对其莎译活动的大力支持。梁实秋在《槐园梦忆》中表达了对妻子程季淑的怀念之情。在翻译莎士比亚那段艰苦而缺少经济回报的日子里,妻子的大力支持成为了他坚持翻译的重要动力。第四是约翰逊对梁实秋的影响。约翰逊编辑出版过莎士比亚戏剧集。通过阅读约翰逊的莎评,梁实秋的人性论思想开始萌芽。除了白璧德以外,李伟昉认为对梁实秋莎评影响最大的就是约翰逊。不过约翰逊认为莎士比亚作品缺乏道德感,这是梁实秋先生坚决反对的。

李伟昉接着讲述了梁实秋先生翻译莎翁作品的两个内因。首先是对情理和谐的追求。梁实秋认为莎士比亚作品的复杂性在于理性和感性的交织。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庸的角度看待莎翁作品,既感受到了其情感的激荡,又体会到了理性的彰显。梁认为任何经典作家都来源于人性的底层,而莎翁作品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在莎翁作品看似非理性的情感漫溢背后,是对理性的呼唤和追求,悲壮的底色里同时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亮点。其二是梁实秋本人注重文学作品的道德意涵,反对把文学作品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梁认为,道德感是通过故事的演进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要还原文学的本真色彩。梁实秋先生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看到了这种道德意涵和文学本真色彩的双重显影。

李伟昉在总结部分指出,了解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的四点外因和两点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梁实秋莎评以及莎翁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与此同时,也对我们学术研究本身有着重要的启迪和示范。无论为人还是治学,要像梁实秋一样有个性地创作和研究,勇敢走出他人的观点。选准目标,一以贯之,在奋斗和追求的过程中,相信自己的无限可能性,就有望为自己赢得学术上的独立和创新空间。

讲座由外文系生安锋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十几位师生参加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