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八讲在人文社科图书馆未央厅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葛晓音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关于若干传日隋唐乐舞的考辨”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院党委书记孙明君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百余名师生参加。
葛晓音长期致力于汉魏六朝隋唐诗歌研究,在学界享有盛誉。此外,葛晓音多年来关注日本雅乐和隋唐乐舞相关问题,与东京大学户仓英美教授合作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成果丰硕。
葛晓音首先介绍了日本雅乐中所保存的大量隋唐乐舞资料,并将东传隋唐乐舞分为隋代传入的伎乐、唐代歌舞戏、不含戏剧因素的隋唐乐舞以及散乐四大类型。葛晓音教授的系列研究对以上四种类型的乐舞皆有涉及,部分考释成果已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史》《唐研究》《国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
葛晓音以《兰陵王》《青海波》《苏莫者》三种乐舞的考释为例,具体介绍综合利用古乐谱、实物调查、中外文献、遗存民俗、考古成果等多种资料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葛晓音首先回顾了日本学者关于乐舞“罗陵王”的传统观点,即这一乐舞由林邑高僧佛哲传入日本,表演佛教中沙羯罗龙王的故事,与中国的兰陵王无关。在周华斌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葛晓音教授援引佛教记载、日本寺院的古记以及各种乐书的记载为证,指出佛哲传《罗陵王》的传说没有根据;又据日本寺院行道仪式的记载,指出沙羯罗龙王在日本佛教中的形象是头上盘蛇,而非《罗陵王》的龙面;《罗陵王》面具上的飞翼龙,则可在汉魏时期的墓葬中找到相同造型;《罗陵王》的四言咏词,亦明显效仿北朝乐府民歌。葛晓音教授指出,《罗陵王》中舞者所执道具与服饰,亦在中国文献和壁画里找到实物依据,可从多方面证明日本《罗陵王》乐舞即中国的《兰陵王》,在传入日本后进行了情节上的改动,并增加了想象的成分。
随后,葛晓音介绍了有关《青海波》乐舞的相关研究,着重指出诗人李白对这一乐舞的爱好。日本古乐籍与当代乐籍中皆有《青海波》的记载,通过对舞乐中结构、咏词、表演形式、特殊乐器的全面考释,结合吐谷浑部族在唐代的活动历史,葛晓音教授认为,《青海波》与《轮台》同为唐玄宗时期来自吐谷浑部落的乐舞,经过宫廷加工,组合成为一套大曲进行表演。李白对《青海波》的喜爱,佐证了诗人曾受到羌族文化的熏染,也流露出他在天宝时期关注边塞的心事。
最后,葛晓音介绍了学界关于《飒磨遮(苏莫遮)》来历和性质的争论。在前人有关古代印度教祭礼及节庆风俗的研究基础上,葛晓音教授着重探寻了唐代文献有关《飒磨遮》记载中娱乐方式的来源,结合考古材料,指出《飒磨遮》之“戏”的全部要素来源于北印度公元六至七世纪兴起的祭祀湿婆(Siva)神以及杜尔加(Durga)、卡利(Kali)女神的节庆风俗,在传入龟兹后则成为一种“禳厌”的娱乐方式,此后又经龟兹传入唐朝。因其中含有洒水和戴面具的歌舞,故与颇有类似性质“乞寒胡”、“浑脱舞”糅合在一起,以致在唐代文献中混为一谈,但三者实为各自独立的名称。日本雅乐中的《苏莫者》亦由唐代传入,《飒磨遮》本为大规模的群众娱乐活动,日本乐人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若干角色,其中的舞人形象取自《飒磨遮》歌舞活动中的局部场面,最终形成一种小型舞乐,成为唐代中日交流的文化见证。
报告结束后,葛晓音与在场师生就“悬琵琶”奏法、《青海波》乐舞的复原问题等进行了讨论,讲座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广阔视野使听众深受启发,颇受教益。
经历了一场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后,“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至此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