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袁鹤翔、陈艳姜做客清华大学欧美文学论坛第九期

11月1日下午,台湾东吴大学讲座教授袁鹤翔、台湾四新大学教授陈艳姜应邀做客清华大学欧美文学论坛,在文南楼204会议室分别以“比较文学还是文学的比较?一个概念性的论争”(Comparative Literature or Comparing Literatures? A Definitional Argument)和“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家、甜蜜的家”(“Home, Sweet Home” in Doris Lessing’s Fiction)为题发表演讲。

袁鹤翔追溯了自歌德(Goethe)十九世纪初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以来,比较文学在法国的蓬勃发展和在美国的转型与变革。在他看来,法国比较文学学派强调通过比较多种语言的文本发现不同文化的相通性,而英美学派则半岛线上官网强调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其中,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提出比较文学研究应该依赖翻译,而不必要直接掌握源语言;斯皮瓦克提出的文化研究进一步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袁鹤翔认为译本无法完全取代原著,为比较而比较不是比较文学的目标,比较文学应该通过对不通语言和国度的文学的交叉阅读和比较研究揭示文学及其背后所依附的具体文明和文化的独特意义与普遍价值。

陈艳姜围绕“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家、甜蜜的家”(“Home, Sweet Home” in Doris Lessing’s Fiction)回顾了自十七世纪以来到当下,“家”从一个稳定的概念和社会基本形态演变到多种不同的政治文化内涵。她详细阐释了莱辛撰写的三篇短篇小说《十九房间》、《天黑前的夏天》、《好恐怖分子》(“The Room of Nineteen”, “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 “The Good Terrorists”)中“家”的正反面含义,认为莱辛展现了传统的“家”的概念在当代社会很难维持。她还指出莱辛文本中家的负面意义与英国战后的破败背景和莱辛本人的经历密切有关。

袁鹤翔、陈艳姜还耐心解答了在场师生的诸多提问,如比较文学的学科意义、中国学者的学术立场、文学及批评的社会功效等,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本次论坛系清华大学欧美文学论坛第九期,由欧美文学研究中心曹莉教授主持并点评,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部分师生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