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在西阶教室,美国西华盛顿大学英语言文学系教授俞宁做客新人文讲座,以“阳光下的旧事:唐诗中的猿与唐人的生态意识”为题,深入浅出地带领近200名到场师生穿越到唐人的生态世界,感知唐人与猿的关系,探索以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解读唐诗的可能性。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八)“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第十讲,由人文学院外文系教授曹莉主持。
俞宁首先介绍了“生态”这一概念的提出背景与重要意义,分享了自己从小研习国学的历程,近年重回中国文学研究,以生态文学理论研究唐诗的治学发展。俞宁提出“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黑格尔(Ernst Haeckel,1834-1919)于19世纪阐发,生态文学批评则产生于20世纪末的环境危机中,生态的视角适用于唐代与唐诗吗?
俞宁指出,唐人已有生态意识,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分析唐诗是有理论基础的。生态理论的核心是互为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和其它物种一样,居于一个相互关联的生态大网之中,人类若想追求自身的幸福,必须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其它物种。相对于以管理、占领为核心的西方传统,这一理论具有革命性。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其敬畏自然、尊重物性的涵义正与生态主义相似,因此生态意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界的和谐相处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可谓“阳光下的旧事”。
接下来,俞宁以唐诗中关于猿的诗歌为焦点,阐释了唐人与猿的关系,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唐人生态意识。通过解读李白、元稹等唐代诗人的猿声书写,俞宁阐释了唐人与猿移情神入(empathy),感情相通,是天人合一最具体、最完全的例子。同时,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有向猿学习的内容,如“连臂猿”的意象象征着在危难中不忘互相提携,手拉手一同躲避危险的仁义品质。
最后,俞宁提出,唐人对猿的认知态度流露出一种超前的生态意识,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西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所说的新事,在中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这是建立在具体实例基础上的,是坚定我们文化自信的一个很好范例。
讲座结束后,俞宁与现场同学进行了深入讨论。曹莉在点评时指出,俞宁从中国唐诗中所挖掘的中国人的生态意识,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角度、新方法,这方面的资源还有很多,期望同学们从本场讲座中得到启发,为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提升世界性影响努力学习并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链接:
俞宁,1955年出生,1986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康乃迪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毕业获英美文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西华盛顿大学英语言文学系教授(终身职) 、国际考古暨历史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和会刊副主编、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顾问专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专家级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亚裔美国研究中心研究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启功艺术研究会顾问等。
俞宁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等。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唐代少数民族诗人、结构主义理论与生态批评(研究生课程)、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美国重要作家专题研究:梭罗研究、环境文学研究等。出版有《绿窗唐韵》《数猿肠断和云叫》《启功忆注》《“草木有本心”:唐诗中的环境想象》和《荀子评注》等著作,发表论文《梭罗在中对美国田园神化的批判》《梭罗与“新地理”:论一文中的水循环》《汤婷婷对抗边缘化的战略:论中的“高”“低”文化》均收在AHCI中,发表中、英文论文和学术散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