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党委书记孙明君主讲“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讲座暨新生第一次党课

8月30日晚,我院举办题为“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的讲座暨新生第一次党课,院党委书记孙明君从多个角度为学院八字班新生阐述了这一话题。讲座由院党委副书记解峰主持。

孙明君首先谈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论文化自信,引用了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等重要场合对文化自信的论述。孙明君谈到,文化自信中的“文化”包括三大版块:一是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它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二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三是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

之后,孙明君分别梳理了儒家、道家、佛教三大文化的起源和演变脉络,对各个阶段三大文化的发展情况都做了讲解,并列举了古今文学作品,以说明三大文化对人们思想、创作的影响。

儒家文化自孔子而起,经过孟子、荀子的延伸,两汉经学的阐发,到宋明理学,再到现代新儒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杜甫、辛弃疾、陆游等大家诗作中的家国情怀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其崇尚自然,却并非完全消极无为,其中的很多思想到现在也仍然有可供借鉴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说过:“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这句话正是出于《老子》。而《庄子》中“人生如梦”等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后人,文人们在抒发个人情感时,作品中常常会有受道家文化影响的痕迹。

佛教文化最初自西域传来,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最后,孙明君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作结: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同学们认真听取报告,记录要点,并在孙明君带领下一同朗读了李白的《将进酒》,对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讲座后,人文学院五字班辅导员姜宏志为新生们详细介绍了入党流程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