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3日,哲学系博导肖鹰教授第三次做客《新人文讲座》,作了题为“剑桥的钟声——旅欧大学文化观感”的讲座。他以今年暑期在剑桥做访问学者的经历为基础,以抓拍的一组相片为线索,和230余名师生一起分享了他在欧洲大学的文化观感。
首先,肖教授对剑桥的发展历程作了基本的介绍。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宗教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于1284年建立,其他的学院在14和15世纪陆续建立。现在,剑桥大学有 35 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各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肖教授向大家展示了系列图片,可以看到剑桥大学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随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装饰画。
讲座中,肖教授对国王学院、皇后学院和三一学院作了重点介绍。国王学院是剑桥大学内最有名的学院之一,国王学院成立于1441年,由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因而得名“国王”学院。为了显示国王的雄厚财力,学院建立之初就追求宏伟壮观的建筑,而其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当属学院的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整个剑桥镇的标志和荣耀;皇后学院坐落在国王学院南侧,学院由1448年亨利四世的王后玛格丽特和1465年爱德华四世的皇后伍德维尔共同捐资建立,所以学院名称中的“Queens'”指代的就是这两位皇后。皇后学院横跨剑河而立,由举世闻名的“数学桥”相连接,剑河西畔的皇后花园花红柳绿,青翠满园,皇后学院可谓剑桥最优美的风景之一。当谈到最令世人仰慕、“因大师辈出而不朽的学院”——三一学院时,他着力介绍了最为卓越的三位“三一之子”:日后被指控受贿的“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1561—1626),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的“欧洲理性之父”牛顿(1642-1727),天生跛足、性格乖张、在波澜诡谲的欧洲浪漫主义文苑诗坛上手握如椽之笔、流金溢彩的天才诗人拜伦(1788—1824)。肖教授评论道:这些人尽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缺陷,但是当年的剑桥以她博大的胸襟收留并成就了他们,使他们最终成为了科学、人文巨子,一次又一次地改写了人类历史。
在激情洋溢的演讲中,肖教授对他身居剑桥校园数日所遇到的种种意象着意拈出,做出了独特而有趣的深层文化解读:静静躺着的“剑河”乃是在时间中沉默的文化之河,彰显着剑桥文化精神的延续;剑桥从容悠扬的“钟声”使人渐入悠长沧桑的历史情境与精神状态,实在是充满宗教经验与意味,它代表着某种信念与节制;剑河河畔沉思之“牛”是吃苦耐劳的符号,充满了朴实与理性;“文静透了”的剑桥街会将人带回到古老的中世纪;而“吃”(就餐)的仪式中则充斥着古老高等学府的庄严、和谐与秩序,从中我们可以见出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剑桥大学对英国传统的承续与尊重。
随后,肖教授就诺贝尔奖与大学的教育理念之关联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剑桥大学是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8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此执教或学习,70多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这一数目超过了哈佛和耶鲁的总和,深层原因何在?肖教授认为这是因为剑桥的核心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一、思考与表达的自由;二、反对一切歧视。剑桥核心价值的建构与剑桥教育史上两个重量级人物是分不开的:一位是在剑桥大力推行人文教育的著名教育家伊拉斯谟 (1466-1536)、另一位则是剑桥大学校长、被称为“亨利七世的大麻烦”的费希尔(1469-1535),因为由于他们的推动,古希腊人文主义研究开始取代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剑桥的教育重心亦从神学转到了人学,从培养牧师转到了培养有学问才识的国家栋梁。
最后,肖教授就 “何谓大学?”这一经久不衰的命题进行阐发与延伸,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大学之谓大学的根本,不谓大楼,亦不谓大师,更深的根基应在于“独立与求真”。他说一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当中若没有对独立之人格、求真之意志与阅美之品格的追求与培养,很难想象这所大学能够称其为一所大学!演讲末尾,《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负责人,本场讲座的主持人、外文系教授曹莉老师以她在剑桥大学留学的亲身经历对肖鹰老师的讲座作了精彩点评与补充。
肖鹰教授丰厚的学识、大气挥洒的才情给在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本学期的《新人文讲座》也由此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