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刘石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解读钱锺书先生的为人与为文

2010年11月11日下午3:20 清华大学全校师生在六教C300迎来了新学期《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九)“大学文化与清华精神”的第八讲。我院中文系刘石教授做了题为“钱锺书先生的人与文”的精彩讲座,共计约400人聆听了本次讲座。此次讲座也是为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专题演讲,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办公室、清华大学学生“好读书”协会共同举办,外文系曹莉教授主持,百年校庆办副主任,“好读书奖学金”管理负责人白永毅教授光临演讲现场。

钱锺书先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负笈英国牛津大学研读英国文学,学成归国后又曾任教于西南联大外文系,其一生与清华大学渊源颇深。钱先生博学多能、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实现了清华外文系培养“博雅人士”的办系原则,其为人与治学鲜活地体现了清华大学的人文精神传统。刘石教授主要从为人和为文两个方面具体探讨了钱先生的人格魅力与治学精神,还原了鲜活的钱锺书形象,让清华师生能够在迎接百年校庆之际感悟、亲近学术大师,重温清华人文传统及其现今意义。刘石教授睿智缜密的思维方式和文采飞扬的演讲风格深深地吸引了在场全体师生。

首先,刘石教授援引杨绛著《将饮茶·记钱钟书与围城》,李明生等编《文化昆仑——钱钟书其人其文》,牟晓朋等编《记钱钟书先生》以及钱钟书研究编委会编《钱钟书研究》等著作,从以下四个方面真实再现了钱钟书先生的奇闻轶事与人格魅力。(一)钟情于书。正如常风在其《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一文中所说,“他是一个礼拜中文书,一个礼拜读英文书。每礼拜六他就把读过的书整理好,写了笔记,然后抱上一大堆书到图书馆去还,再抱一堆回来。”刘石教授强调,钱先生等老一辈清华学术大师的读书精神值得当今学生去深思反省和继承发扬。(二)绝代聪明。刘石教授指出,钱先生博闻强记,精通多种语言,其治学打通古今中西界限,广泛涉猎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等领域知识。吴忠匡在《记钱钟书先生》一文中回忆到:“中书君博闻强记,一些名家的大集不说,某些杂记小说和小名家诗文,你只要考问他,他也能够穷源溯流,缕述出处,甚至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三)孤傲清高。钱先生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他作为一个学者,要为祖国和世界文化做出贡献的历史使命。他淡泊明志,不计利钝,不易操守,反对树宗立派,只是一心一意做学术搞研究。在当今之世,这种品格更其难能可贵。(四)恃才傲物。钱锺书先生既然学识渊博,却又痴气率真,好臧否人物,也就难免给人以恃才傲物的感觉,不过这也正是其为人率真耿直的自然流露。

然后刘石教授简要介绍了钱锺书先生的学术贡献和主要著作。钱先生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领域均有建树。在文学创作方面,钱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被著名学者夏志清教授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是最伟大的小说。”作为一部爱情和讽刺小说,《围城》最伟大之处在于其对人性的真挚的拷问,以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终极关怀。此外他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以及诗集《槐聚诗存》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笔优美睿智,发人深省。在学术研究方面,钱先生的《谈艺录》,《宋诗选注》,《七缀集》和《管锥编》均是文艺批评经典之作,其中所蕴含的广博的视野、缜密的思维、批判的精神深刻地体现了钱先生的治学精神。最后刘石教授指出,正如奥林匹克运动健将们一直在挑战体能极限一样,钱钟书先生一生之中一直在挑战智力极限,在当下如何评价钱钟书先生的为人和为学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我们要以超越文化大师的心态去接近钱锺书先生。

刘石教授还就文理兼容问题,《围城》的艺术成就问题以及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同学们由此亲近了清华人文学术大师,领悟了老清华的人文传统,激发了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