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9日下午,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前主任包弼德(Peter k.Bol)做客清华海外名师讲堂,在主楼接待厅畅谈“历史上的理学”。
始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包弼德教授就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娴熟的中文讲述了自己与中国史研究结缘的心路历程,并由此引入对“理学之于中国历史有何种意义”的追问,进而阐明在代表作《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与新著《历史上的理学》中力图回应的问题。包弼德教授围绕着正统、道统、天理、格物致知、理一分殊等关键词,深入浅出地与现场老师同学分享了自己对于理学的独特理解。他并不赞同“理学只不过是中华帝国最后一千年历史中维护现有秩序而存在的意识形态”的传统观点,认为理学是贯穿公元12至17世纪的一场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思想和社会运动,它影响了人们对所处生存环境的理解以及立身处世的评判标准与实践价值取向。作为对中唐以后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的回应,理学既来源于地方社会精英群体角色的转变及国家制度与地方社会家族之间的互动,又反作用于这一变迁的过程。相对于国家制度,理学家通过建设祠堂、出版业、书院、乡约、义仓等,自发性地发展了地方事业。从明初至15世纪,这种理学自发主义虽然逐渐从地方社会消失,但自发主义的社会目标却被一个新的国家体系吸纳。直至16世纪,理学自发主义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得以复兴。包弼德教授通过实地考察与结合大量地方文献的深入分析,力图回到历史场景中寻绎理学兴起的诸多动力与变迁轨迹,其多视角、长时段的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随后,包弼德教授简要介绍了他合作主持开发维护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以及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IS),并以此展示了宋代进士的地区分布、朱熹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包弼德教授的精彩演讲,博得阵阵掌声。主持人龙登高教授作了简明精要的点评,并提出诸多可后续思考的问题,包弼德教授与150多名同学展开了数十分钟的良好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