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下午,中国作家出版社编审唐晓渡教授应邀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在六教与同学们畅谈“当代先锋诗三十年”,唐教授以他对历史的洞见和独到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当代诗歌的画卷,并以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打动了在座的同学们。
唐晓渡按照七十年代的朦胧诗、八十年代的“第三代”诗歌,九十年代的个人写作这三个阶段,对当代中国先锋诗的谱系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唐教授首先谈起他在一次文学批评沙龙上与北大文学专业的同学聊天的故事,他惊奇地发现一个北大竟然有当代文学专业的同学不知道《今天》这样的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刊物。有感于这种时代的“遗忘症”,唐教授希望能够重新打捞起这些对我们的文化集体记忆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存在。
紧接着,唐教授切入正题,先讲七十年代末兴起的朦胧诗。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诞生在中国文学的边缘地带,从一开始就有别于文学的主流,因而是先锋诗的典型代表。朦胧诗派当时主要活动在北京、上海和贵州这三个“孤岛”,主要成员包括芒克、北岛、食指以及往往不为人所知的根子等。朦胧诗派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出于批判的用途引进了一些供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干部内部参考的国外文献,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主要分为白皮书、灰皮书、黄皮书等等。这些文献当时在一小部分人中流传开来,对当时的青年诗人造成了极大的思想上的冲击和影响。唐教授特别重提根子这一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诗人,他认为根子是当时白洋淀最有天赋的诗人,根子的诗歌大胆地把青春的觉醒同灾难联系到一起,在中国的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唐教授指出恰恰是对朦胧诗的批判促成了朦胧诗在社会上的声誉。八十年代对朦胧诗的批判,让这些极具震撼力的先锋诗歌在全国特别是大学生中间传播开来。唐教授认为,朦胧诗在诗学上回到了一个诗歌的起点,即恢复诗人的主体性,其核心也就是诚实的态度。这在当时诗坛大搞偶像崇拜和大而无当地歌功 颂德的潮流中是一个大胆的反抗,也是一次让诗歌说真话的重要尝试。
正当朦胧诗在曲折中前进时,又出现了新的反抗朦胧诗的“第三代”诗派,他们选择朦胧诗作为他们的反叛对象。八十年代大批国外现代思想涌入国门,而“第三代”诗人们则以极大的热情和野心吸收激进的西方诗歌理论和表现手法,开始思考现代性问题,也开始产生本土焦虑。唐教授指出,朦胧诗带有精英主义的色彩,而与之相对的“第三代”诗人们则似乎抱有一种对大众敞开的姿态。他们的信条是:“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第三代”诗人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基本确立了语言问题在诗歌中的重要问题,完成了诗歌的主体化过程。他们强调“诗到语言为止”,这就在朦胧诗以诗人为主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诗歌回到它的形式:语言本身。这也为九十年代的先锋诗歌打下了基础。
当代先锋诗歌谱系的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的个人写作。唐教授认为在这一时期,随着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商业化的浪潮造成了大量诗人和读者的流失,使得八十年代的集体的运动的写诗方式不再可能,宣告了中国诗歌个人写作时代的来临。
最后,唐晓渡教授谈到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当代中国一直没有出现真正的大诗人,但是毋庸置疑,中国当代诗歌已具备相当的“世界性”,涌现出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作与国外其他语种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在视野、观念、技艺等方面丝毫不逊色。
讲座结束后,唐教授还就先锋性究竟是什么,先锋性是否会丧失等问题作了与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