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日下午著名作家刘震云先生做了题为“我所理解的文学与电影”的精彩讲座。刘震云先生此次讲座有两条明显的主线,一方面他通过具体浅显的例子和幽默的谈话风格来演绎什么是文学,为什么要写作;另一方面他通过重新揭示《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历久弥新的经典性,来说明伟大作品和作家的与众不同之处。
刘震云先生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复员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至1991年曾到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他在1987年后连续在 《人民文学》发表《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小说。其中《塔铺》获1987—1988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自1991年发表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始,他开始追求新的创作境界。1993年发表“故乡”系列第二部长篇《故乡相处流传》,后完成长篇巨著《故乡面和花朵》。他在2007年推出小说《我叫刘跃进》,并被改编成电影,2009年出版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引起强烈轰动。
刘震云先生以幽默的谈吐、亲切的语气和发人深省的演绎风格吸引了在场师生的注意力。在以自己三十一年的创作历程为例谈到对文学的理解时,刘先生从作家的物质年龄与精神年龄的辩证差异出发,指出以前写作是因为有话要说,而现在则是通过写作接近未知,作家从写作者转变为倾听者,因为书里的人有话要说。
谈到作家为什么要进行文学创作,刘先生娓娓道来。刘先生认为,文学创作既不是为了表现生活(因为表现生活不如亲身体验生活更加真实),也不是为了揭示生活(因为作家所观察到的生活问题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文学创作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文学不同于生活,比起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文学中的人物在内核里对于一般的生活现实有着极大的反动性,但恰恰是因为这种否定反而使人物更加接近艺术的真实,变得更加肯定。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例,曹雪芹成功地刻画了林黛玉、贾宝玉、宝钗、晴雯等青春永驻的文学人物。这些人物和大街上行走着的青年男女有着很大的不同。曹雪芹的伟大就在于他广阔的胸襟与气度,这使成功地创造了贾宝玉这一与现实生活非常不同因而也是不朽的人物形象。
刘震云先生还分析了施耐庵《水浒传》中林冲与鲁智深等艺术形象及其通过这些形象所揭示的人生的重大课题。在谈到吴承恩的《西游记》时,刘先生说:“这部作品的伟大就在于其看似简单的重复叙述模式。他认为这部作品的重复叙述结构的设计是作者的独具匠心所致,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妖魔鬼怪层出不穷,斩草除根谈何容易,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世道人心,联系到当下中国社会的种种不尽人意的社会现象和反腐打黑的长期艰巨,不由得引起大家的遐想和反思。通过对几部作品关键问题的深入挖掘,刘先生认为一个作家的伟大就在于他在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的时候与一般人的不同。
接下来的50分钟内刘震云先生与现场听众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互动问答。在回答问题时,刘先生还着重分析了他的小说《一地鸡毛》中主人公小林这一并非写实的艺术形象,他的独特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实现论,以及小说想要表达的大与小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还分析了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不一样,欣赏形式也不一样,读文学作品如凌晨两点灯下促膝谈天,图的是个深刻;而观看电影则似多人在酒店大堂交流,凑的是个热闹。在谈到80后和90后作家群时,刘先生指出这些作家与以往作家貌似不同,其实都是在用中国语言文字来进行文学创作。他说:“不因时间不同而出现伟大作家,而是哪个伟大作家出现在哪个时代是哪个时代的幸运。”唯一不足之处是这些年轻作家在语言文字上有诸如错别字的硬伤。
刘震云先生通过对自己文学创作经历的回顾与展望、对文学本身的理解、对几部名著的全新演绎,实际上探讨了如何进行文学创作、如何进行文学欣赏、作家应担当什么社会责任等深层次的问题。
本次讲座由中文系格非教授主持,共有250余人到场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