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施一公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谈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影响

2009年5月7日下午3:20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七)“科学与人文:双赢和融合”第23讲在6教C300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文化素质基地副主任曹莉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施一公教授做题为“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影响”的精彩报告。

施一公教授以自己在美国留学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作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家应有的素质,并指出一些传统的文化习惯如果没有合理地应用到科学创新中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此启发同学对传统文化的辩证吸收,同时强调了“心气”和“理想”对一个人成为优秀的科学家或人才所起的重要作用。施教授的讲座亲切坦诚,真实而有教益,感染力了听众,赢得了在场师生数次热烈的掌声。

施一公教授的讲演亲切而富有教益。这主要是因为他将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上,讲述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和最熟悉的事情。首先施教授以其熟知的诺贝尔获奖者的心态作为开场,他并不否认获奖者部分是因为个人名利的驱动,并表示国家利益前提下的个人名利的驱动能促进科研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科研工作的热情,最终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最大化。接着他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经历和感悟提出科研人员必备的四个素质,这也同样是施教授对立志成为科学家的清华同学的要求,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说明:首先要投入充分的时间,每周至少50个小时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这些时间指的是真正的实验和研究时间;其次要有挑战科学权威的精神,施一公教授在美国求学时有一次,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自认为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错误,激动地向同行和学生演示,施教授当时发现导师在推导上的几处误差并勇敢地向导师指出来,最终得到导师和同事的赏识;第三,要摸索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超越和创新; 最后,人需要有自己的“脾气”,这个“脾气”指的是“心气”和“追求”,不要只顾眼前的区区小利和物质享受如一辆汽车,一栋房子、一件名牌上衣等,而要有远大的目标,并努力朝着这个目标不遗余力,坚持到底。施教授总结到,这四个要求与一些传统文化习惯(如迷信权威、爱面子、好趋同、乐于做表面文章、讲人情、“知足者常乐”等)造就的固有思维方式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地方,往往会束缚我们的“出格”和创新。如第二个要求“挑战权威”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很少见到,同学向来被动地接受老师和课本传授的知识和思想,而不擅于积极能动地去思考权威知识中可能发生的错误。施教授并不是简单地说传统文化习惯会给科学创新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是开导同学反思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进而适当地由选择地将传统文化观念引入到科学创新中来。

施一公教授的讲座富有感染力,不仅在于他以亲身经历来讲演,讲他的老师、讲他自己和他现在的学生包括他的一些有“心气”的学生,还在于这次讲座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如何做人的道德课。在讲座中,使用最频繁的两个词是“心气”和“理想”。施教授的“心气”侧重于同学的特有个性,有所追求,它与“理想”结合起来,即对自己理想的执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能坚持下去,不放弃的“脾气”。“理想”除了“个人理想”之外,尤为重要的还有“爱国理想”,施教授认为:“没有理想的人不能成其为人,没有动力,不会有充实的人生”,他进一步指出:“爱国理想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谁能不爱自己的母亲呢?”施教授感染了在场的同学,表达了同学们能保持朴素情感的希望。其实,“心气”和“爱国理想”这两个词在施教授身上就能找到充分证明,2008年2月,已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尽管在普林斯顿实验室, 施教授有5个独立的健康研究院基金,专门的基金会和制药公司的资助,用于科研的经费大约有150万美元,施教授仍然回到了清华,他说:“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我想,如果引导正确的话,清华大学一定会有这样的一批学生,他们在为自己奋斗的同时,心里还装着一些自己之外的东西,以天下事为己任,驱使他们往前走,一定会有一批人这样做。如果这样,20或30年后,当我从清华退休时,我会很满意的。”

讲座结束前的互动环节中,施教授和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一些同学还发表了自己对“心气”的理解以及保持“心气”的决心。施一公教授还告诉在座的同学他新近开设了个人博克,欢迎年轻学者常与他交流思想和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