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彭林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从天文与人文谈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念

2009年3月12日下午3:20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七)“科学与人文:双赢和融合”第十七讲在6教C300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胡显章教授主持,我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彭林教授做了题为“天文与人文——谈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念”的精彩报告。彭林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心得,生动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历史发展与核心理念,以此探究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理念,并且指出古代中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对于当今人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彭教授的讲座严谨而富有教益,幽默而充满哲理,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赢得了在场师生数次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兴趣浓厚,许多同学坚持站在讲堂后面听完了整场讲座。

彭林教授的讲座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他的讲演严谨而不失幽默,在整场讲座里他从上古中国“天文”探索说起,到周人的人文觉醒,再到“天文与人文”对今天的启迪,跨越数千年的历史时空却脉络清晰;在进行学术探讨的时候他不失生动幽默,穿插了一些具体的事例,寓教于乐。这些都是与他自身的学术修养密不可分的。彭林教授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他长年从事先秦史、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和礼乐文化的研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礼乐人生》《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等。所主讲的课程中,“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均被评为“国家精品课”。 2008年,在清华大学学生会组织的首届“我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活动中,他名列前十位获得该项称号。

其次,彭林教授这次讲座的内容丰富翔实。在讨论“天文与人文”时,彭教授以大量实例展示了古代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农业,彩陶,玉器,青铜等文明成果。在进行讲解时,彭教授借助大量精美的图片,使听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熏陶。而在谈到周人的人文觉醒时,他援引大量的古典文献分析周人的人文精神和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以此来展示古代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关怀与社会发展理念。

此外彭林教授还联系当前的时代特点,总结归纳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理念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启示。他说:“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东西方文化的博弈,将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展开,其实质是,中华民族能否向全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发展模式。”他还指出,建设“人文中国”是当务之急,并呼吁社会发展需要人文关怀。

彭林教授精彩的讲座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古代中国天文与人文优秀文明成果,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核心理念的难得的机会,大家听了以后都受益匪浅,对如何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讲座结束以后现场同学与彭教授进行了互动提问,积极地与彭教授进行学术思想的交流。大家都热切地期盼着下一次新人文讲座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