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清华北大中国经济史沙龙”首次活动举行

为了推动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对话与交流,促进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发展,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发起“清华—北大中国经济史沙龙”。首次活动于2009年12月13日在清华大学历史系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中国历史上的GDP问题研究”,四位学者围绕该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萧国亮教授回顾了中国经济史中GDP问题研究的状况,肯定了中外学者在该研究上所作的贡献,指出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历史上GDP的研究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得到了学者的高度重视。他认为,只有不断研究和讨论,才能使该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可喜的是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此问题的讨论。

清华大学历史系李伯重教授发言题目为《1823-1829年间松江府华亭-娄县地区的GDP研究》。他首先介绍了研究方法,提出19世纪初的华娄地区与荷兰在地域范围、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性,适合进行比较研究。GDP研究具有“普世性”的优点,在比较研究中应当被重视。他使用地方志、农书、近代调查数据,利用生产法对华娄地区的GDP进行估算,并与荷兰学者进行的荷兰同时期的GDP研究结果相对比,得出华娄地区三大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差别不大,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中工业占到一半以上,跨地区贸易占本地GDP近30%。同时期的荷兰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在GDP的比重中最高,而在就业结构中农业人口仍占优势。经过分析,李伯重教授提出当时的华娄地区和荷兰都是早期近代经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管汉晖博士的发言以《明代GDP及增长试探》为题,利用现代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使用《明实录》等典籍及地方志等数据记载,对明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GDP进行估算,并对明代经济进行了整体描述,通过与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经济相比较得出明代GDP增长速度不快,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人口和耕地,人均收入远低于麦迪森的估算,明代的中国具有前现代经济的典型特征。明代农业占总经济的90%,手工业不发达,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刘光临博士在题为《宋代中国市场经济的长期变化:物价、工资、贸易和财政税收》报告中,对宋至明清的GDP进行了长时段的对比分析。他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典籍的工资数据,对自宋至明清的收入水平及物价、税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宋代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明初期的基本结论,并对宋、明经济发展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在主题发言之后,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推进中国历史上的GDP研究提出了不少建议。学者们一致认为,历史上的GDP研究尽管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只要踏实的开展研究,不断地积累经验,使研究不断深入,就能极大促进中国经济史的研究。

四位学者的主题发言将刊登于《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