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清华大学科技社会学与政策学沙龙第48期举行

2008年11月27日下午,我校科技社会学与政策学沙龙第48期在新斋335举行,邀请印度尼赫鲁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ScienceTechnology & Society杂志主编Venni V. Krishna博士作“全球化与变化中的科学和社会契约关系”的主题报告,沙龙由STS中心刘立副教授主持。

该报告从诠释全球化的维度切入,主要探讨了何谓科学的社会制度、全球化如何影响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或“科学之社会契约”、新社会契约内涵及其影响等问题。新社会契约表现为财富创造、部分的商业化、股东规制与评价、高校产业化、基于开放或全球化创新的系统建构、混合型全球定位系统与网络等。新社会契约源于全球化对科学的社会制度之影响,主要表现为:科学作为公共物品与市场物品的二维性;作为导航性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地位;创新的全球化影响,应该重视全国性科学与技术(S&T)的创造和创新性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或专利问题,需要构建公共性科学与知识产权的交流平台;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角色变迁,成为承担财富创造的第三方角色;科学与技术(S&T)的多元化;全球化导致科学本身的转型,即科学生产的合法化需要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如印度波帕尔事件、中国劣质牛奶、矿工遇难等问题)的沉重代价买单等。报告最后对全球化的社会契约影响的治理提出了若干建议,即需要捍卫“公共物品”和科学的开放性、强化市民社会构建、修订知识产权保护、审视科学公共性、重新界定和驾驭科学创新的全球化、协调各国之间的科学社会关系规制等。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樊春良与我校部分教师、博士后及研究生参加了沙龙,大家就新社会契约、科学的组织架构、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STS研究要多进行全球视野的交流与论坛,共同探讨和解决科学社会中的全球化问题以及重构新社会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