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薛其坤院士做客新人文讲座畅谈自己求学之路

2008年10月9日下午3:20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七)“科学与人文:双赢和融合”第三讲在6教C300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曹莉教授主持,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教授做了题为“走向不惑—我的求学之路”的精彩报告。薛教授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生动的介绍了个人如何通过勤奋刻苦走向不惑﹑走向成功的道理。薛教授的讲座朴实而富有教益,幽默而充满哲理,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赢得了在场师生数次热烈的掌声。现场气氛极其热烈,许多同学甚至自备椅子或坚持站在教室过道听完整场报告。

此次讲座最大的特点就是薛教授的真诚朴实与幽默生动的演讲风格和鼓舞人心与发人深思的成才之路。薛教授首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求学与工作经历。薛其坤教授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41岁的薛其坤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是当时技术科学部“新科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真诚风趣的风格和坎坷的求学之路深深的吸引了同学们。

薛教授在这次讲座中主要详细谈到了他的两年考研失败﹑七年读研坎坷﹑八年留学苦乐和九年创业喜悦。薛教授曾两次考研失利,然而他并没有放弃,总结原因,卧薪尝胆,勤奋学习,最后终于成功地考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困难与坎坷面前,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八年留学研究期间,面对重重困难与挫折,薛教授以“异于常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完成了研究任务。薛教授这样总结道,“我个人人生的第一个体会就是勤奋”。为了说明这些道理,薛教授又举了磨平单晶的表面和理发两个例子,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表现了勤奋在人生中的巨大作用。

为了证明成功是靠勤奋努力而非偶然,薛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影响他一生的两位导师 Toshio Sakurai(樱井利夫)和Heinich Rohrer博士勤奋工作研究的故事。通过介绍帮助学生修改论文和自己学习读英语文献听英语报告的例子,薛教授还强调:“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努力是无限的……”

薛教授的第二个深刻的个人体会就是乐观。当说起周围还有许多比我们更不幸的人时,薛教授说道:“人生总会有一些坑坑洼洼不顺的时候……总要找到一些办法去解决问题。” 在面对苦难﹑挫折﹑失败和不幸的时候,他建议我们要珍惜自己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人生。并对此给大家提了一些例如换位思考法﹑注意力转移法等具体建议。

为了锻炼大家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的研究思维,薛教授还鼓励大家找出他的PPT中故意设置的不规范之处, 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奖品赠给最善于观察、最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学。报告后大家以饱满的热情争先恐后地向薛教授提问,并与薛教授交谈讨论学术与人生问题。整场报告最后在热烈而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精彩的讲座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提升了大家的综合素质。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新人文讲座》系列报告之后,自己受益匪浅,并期待着下一次报告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