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六)第七讲举行

2008年5月14日下午,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六)第七讲“中华时空: 跨文明境遇中的价值认同”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区新改建落成的西阶教室举行。主讲人为康奈尔大学艺术与人文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颜海平老师。讲座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树勤教授主持。

颜海平教授在比较戏剧文学、视觉文化研究、女性与现代化、全球化时代的社会文化问题等方面,都有大量论著。此外,颜教授还从事剧本的创作,其中《秦王李世民》曾获全国文化部与戏剧家协会评选授予的一等奖。

颜老师以朱丽亚·克里斯蒂娃、谭嗣同和梁启超的三段论述开场,论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跨文明的境遇中,中华文化和价值如何才能感动世人,影响世界,在变革自身的过程中如何获得跨文明的价值认同。颜教授指出了这种认同目前面临的条件:一是视觉文化的兴起和印刷文化的移位;二是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意象工业,及其意象工业带来的人文价值、信息的传递和认同的构成形成了强势。这种变化西方国家已经进行了反思和处理,而中华文明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颜老师以《疾风中的马》和《静静的玛尼石》两部中国电影和一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为例,阐述了中华文明时与空的内涵,在全球特别是西方主流观众的接受和存有差异的认同。作为一名在国外产生影响的中国学者,颜老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作品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华文明要在跨文明的实践中感动西方,必须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以全球化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才能争取差异中的认同。颜老师的论述始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中华文明在全球的遭遇出发,既有作为人文学者深刻的反思,又给了同学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

我院中文系蓝棣之教授做了精彩点评。讲座结束后,颜老师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和疑惑与大家作了交流。本次演讲为在清华进一步营造全校的人文学术气氛和人文气质方面吹进了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