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经济学研究所双周学术讨论会前三期成功举办

经济学研究所双周学术讨论会自2007年9月20日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三期。第一讲由副所长蔡继明教授主讲,题目是《要用科学的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种理论是否为科学,一是要看其是否存在逻辑悖论,二是要看它是否能解释现实。按照这两个标准,本讲座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实证经济学,在经济学方法论、货币理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理论、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地租理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在劳动价值论、功能性收入分配理论、相对人口过剩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方面都存在着逻辑上的不一致,也很难对现实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本讲座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去修正和完善马克思经济学的个别理论和结论,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本讲座认为,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在民间,官方要支持民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鼓励百家争鸣,而不应用行政力量干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完全纳入意识形态的轨道。

第二讲由龙登高教授于10月11日主讲,题目是《偷渡客的跨国融资网络》。演讲者在美国的几年(2003,2005-2006)实地调研,结合中外警方、媒体与研究成果,对中国偷渡客的数量与状况进行大致的疏理,主要考察偷渡客与蛇头的跨国融资网络,并以人力资本理论解释偷渡客的“理性选择”行为。偷渡是人口迁移与劳动力国际流动跨越国家与制度障碍的一种特殊的商业运作形式。围绕海内外福州人的偷渡,形成了人格化交易形态的各种地下跨国融资网络,它们是一种市场联结的网络,而不是等级体系架构的黑社会组织。偷渡实际上不只是个人行为,而是海内外乡亲的群体选择,是海内外乡亲以偷渡客人力资本为载体进行投资与收益的经济行为。通过海内外的跨国的地下融资网络,偷渡客能够将未来的人力资本贴现到目前,使之获得突破国家障碍的高昂费用,到美国之后,其劳动力获得较高边际收益的要素组合。与此类似,在17-18世纪,从英国到美国的“白奴”移民,也是以一段时期的机会成本换取未来的自由与发展。

第三讲10月25日举行,由博士生王成伟做题为《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的报告。从经济学发展历史来看,其跨越了两大发展阶段,即古典经济学时代和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这两大理论体系最初是泾渭分明的,但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这两大理论体系开始走向融和。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涌现出众多“新政治经济学”流派,这些经济学流派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为基础,开始广泛探讨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研究主题。“新”政治经济学的“新”在于研究方法,即试图以“个人选择”为基础去探讨“集体选择”问题,利益的不一致性是其研究的核心所在。因此,西方的“新政治经济学”其实质就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这一学术潮流的推动下,政治经济学再次成为学术研究热点。

此三期经济学研究所双周学术讨论会均在新斋353室举办,由王至元教授主持,约40余位校内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