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5日下午15:30分,《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五)第四讲 “盛世的忧患——唐玄宗的道路”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讲座由我院曹莉教授主持,主讲嘉宾是我院历史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历史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张国刚教授。张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中古社会与制度史与中西文化关系史。今天,张教授向在场的同学们讲述的是历史著名人物“唐玄宗”以及唐朝全盛时期“开元盛世”的强盛及衰败之道。
转折的关键时期
张教授从唐朝在中国与世界的位置出发,通过与中国历史另两大高峰时期(秦汉与元明清)的比较,指出唐朝是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秦汉时期是传统中国文化格局的形成时期,其经济发展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而元明清时期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而唐朝的经济发展表现在在北方没有完全衰落的同时,江南已经很好的开发,即两者共同协调发展。并且,唐朝在文化上既有秦汉形成的彪悍直爽的民风,也有元明清特点的精致实用的商业之风。因此,唐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是前期历史的总结,也是后期历史的开端。所以说,作为中间连接的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张教授告诉在场的同学,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既关键又强盛的,天宝十三年已有7000多万人口,(当时地中海沿岸所有国家人口总和只有5000至6000万),总耕地面积达到6.6亿亩。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唐朝当时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开元盛世的形成之道
唐朝为何会走向强盛之道呢?尤其是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是怎样形成的?
张教授指出,人才是其中的关键之道。贤臣姚崇、宋璟,还有以清正著称的卢怀慎,以及以憨直见长的韩休等。最著名的事件是唐玄宗与姚崇的“十事要说”,姚崇曾经表示要唐玄宗答应他十件事后才愿意接受宰相这个职位,这十件事包括:“为政先仁义”、“不求边功”、“中官不预公事”、“国亲不任台省官”、“行法治”、“租庸赋税之外杜塞贡献”、“寺庙宫殿止绝建造”、“礼接大臣”等。这些“十事要说”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为玄宗开元初年的施政提供了依据。
于是,就有了“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户皆有驴……远适数千里,不持刀寸。”(《通卷》卷七),也有了诗句“稻米流脂粟白米,公私仓癛具丰实。”也有了唐朝经济繁荣带来的艺术巅峰。这些就是人们熟知的“开元盛世”。
盛世的危机
张教授随后着重讲述了唐玄宗盛世衰落的原因。指出产生危机主要包括逃户问题、兵制问题、用人问题、领导者个人因素等。
其中,逃户问题指的是当时社会上流动人口的失序状态,由于开元九年正月开始的宇文融括户(即改革户籍制度,包括外逃户口就地落籍、上报土地、6年免税等政策),用当时实际上已经过时的均田制重新规范新迁徙的人口,导致了问题的发生。而兵制问题主要体现在由府兵制向募兵制的改革,由于在募兵制中,士兵由节度使自行招募,兵将由分离到合一,这样就导致了节度使的势力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当时内外军事失衡问题,这也是造成唐朝后期“外重内轻、尾大不掉”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局面的出现又与制度创新的缺失有关,之所以制度创新机制缺失则在于唐玄宗用人不淑,比如重用有野心的藩将如安禄山之类,奸佞的宰相如李林甫、杨国忠之类,宦官高力士等。最后,关键的问题在于唐玄宗自己,在封建专制的体制下,作为一国的决策者,却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到来,他曾经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然而,这些对于一个专制君王来说,是过于奢侈了。苏东坡《晁错论》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晚年的唐玄宗在经历了一连串的丧失亲人之痛后,深感孤独,深感生命不常,沉迷到音乐与舞蹈之中,无视现实中的各种矛盾。杨贵妃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不仅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心态的变老,也代表着整个唐朝开始走向衰落。
给我们的启示
伏尔泰曾经说过:“国家的繁荣昌盛仅仅系于一个人的性格,这就是君主国的命运。”张教授也总结道:君主的权势具有两面性,可以治,也可以败;专制权力的不可制约性终究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因此,这才更加体现出现代民主的先进性与必要性。
历史是面镜子,看待和分析历史是为了今天现实的发展,历史是人创造的,因此,我们今天也在创造历史。对历史的讲述有利于我们对于今天现实的把握和思考。最后,同学们进行了踊跃的提问,而张教授也进行了精彩的回答,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享受了一道历史美餐。